SPOC学校专有课程
医学伦理学
分享
spContent=医学伦理学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策略与立法的基础,具有实践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是医学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通识核心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是合格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2019年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18年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2020年温州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创新示范课程,包括丰富生动的教师授课视频、有益学习的外文音频、章节测试、章节作业、阅读书目文献等,曾获浙江省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浙江省微课比赛三等奖等奖项,已出版配套慕课教材、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高等院校数字化融媒体特色教材《医学伦理学案例与实训教程》,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浙江省优秀教材《医学伦理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医学伦理学医学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和通识核心课是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医学伦理学合格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锤炼医学职业精神、提高伦理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章节、主题、授课教师详情如下图:

章节

主题

授课教师

1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1.1伦理学的旁征博引

1.2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1.3医学伦理学的前生后世

1.4人文医学的重塑呼唤

 

陈勰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2.1四原则概论

2.2不伤害原则

2.3有利原则

2.4尊重自主原则

2.5公正原则

 

 

陈炜

3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3.1医患关系

3.2患者的权利

3.3医学模式

3.4人文关怀

3.5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

吴媛媛

吴媛媛

吴媛媛  

4临床诊疗伦理

4.1知情同意的基本要求

4.2讲真话的原则与艺术

4.3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

 

陈勰

5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5.1临终关怀的特点与意义

5.2安乐死的历史与现实

5.3安乐死的争议与伦理分析

5.4安乐死的概念种类对象

5.5中国安乐死的社会意愿

 

 

曾春燕及团队

6医学科研伦理

6.1两难选择背后的生命科研伦理

6.2科研诚信的基本要求

6.3医学伦理审查与规范

陈勰

陈勰 

刘婵娟

7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

7.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

叶少芳

8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8.1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叶少芳

9基因伦理

9.1基因治疗伦理

叶少芳

课程致力于培养有仁心仁术、批判思维和团队精神的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层面:跨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生物技术概念的理解;伦理学理论的阐释;文化和价值多元性的反思;医学伦理法规的熟知;执医考试知识技能的训练;

2)能力层面:道德两难医学知识与伦理原则的整合;科技利弊的平衡;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锤炼;医患沟通技巧和情商的提升;

3)素质层面: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建立;权利观念与义务观念的平衡;合作意识的培养;仁爱情怀的塑造;道德情操的升华;人文精神的锤炼。

本课程在每个线上学习章节,设置专有学习任务公告、微视频、案例分析帖、单元测试题、阅读观后感作业,第二章、第五章、第七章添加了部分阅读文献和阅读书目《临床医学的诞生》、《相约星期二》、《勾勒姆医生》的电子书和相应介绍,安排线上问卷调查、期末模拟测试、考前答疑、意见回复帖、经典案例分享帖、影音材料分享帖等,将及时高效解决系统登录、讨论发帖、复习等疑难问题,欢迎大家参与本课程平台学习。

课程最大的特色与亮点是注重互动、注重体验,希望对同学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智慧、有情怀的好医生提供帮助!希望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授课目标

 医学伦理学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策略与立法的基础,具有实践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

 本课程旨在研究各个时代的医德关系和医德现象,揭示医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研究医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力图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现实问题,尝试对现代医疗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令人费解的道德难题加以探讨,并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归纳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回答现代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难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一名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课程组致力于培养有仁心仁术、批判思维和团队精神的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层面:跨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生物技术概念的理解;伦理学理论的阐释;文化和价值多元性的反思;医学伦理法规的熟知;执医考试知识技能的训练;

2)能力层面:道德两难医学知识与伦理原则的整合;科技利弊的平衡;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锤炼;医患沟通技巧和情商的提升;

3)素质层面: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建立;权利观念与义务观念的平衡;合作意识的培养;仁爱情怀的塑造;道德情操的升华;人文精神的锤炼。



成绩 要求

课程对各位学习者的学习考核(试)办法如下:

1)章节测试(27分):本课程一共有7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三节9次测试,每次章节测试记3分,允许尝试3次,10分钟内完成,取最高成绩。

2)期末考试(35分):包括50道单选,每题2分,共100分,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仅允许尝试一次。

3)章节作业(28分)本课程一共有7章节作业,每次章节测试记4分。

4)讨论发帖(10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但在学习上与《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课程皆有紧密关联,需要适当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

   1) 《医学伦理学》(主编:陈勰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医学伦理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主编:陈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 

1) 《医学伦理学》(主编:孙慕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生命伦理学》(主编:邱仁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3) 《医学伦理学探新》(主编:杜治政  出版社: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一种对生命的守望与释读》(主编:孙慕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5) 《伦理学原理》(主编:王海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6) 《伦理学教程》(主编:唐凯麟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主编:徐宗良,刘学礼、瞿晓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8) 《生物医学伦理学》(主编:黄钢,何伦,施卫星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9) 《医学伦理学》(主编:李恩昌、张乃正、陈明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生物医学伦理学》(主编:王如兰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新伦理学教程》(主编:魏英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生命伦理学》 主编:沈铭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著者:甘绍平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14)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 《医患沟通学》(作者:王锦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医患沟通艺术》(主编:姜学林、赵世鸿  出版社:第二军医出版社)

17) 《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主编:高兆明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18) 《敬畏生命》(阿尔贝特·史怀哲(法)著.陈泽环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肯·威尔伯(美)著.胡因梦、刘清彦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推荐参考论文:

1) 孙慕义.21世纪的医学伦理文化模式:爱、公正与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105

2) 孙慕义.论医学宽容[J].医学与哲学,200266

3) 樊民胜.医学目的再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2(2)

4) 伍天章.生命道德的理论支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66

常见问题

Q :  学生如何开始参与学习?

A :  学生需要先注册账号,绑定邮箱与手机,进入课程,点击参与课程学习,即可开始学习。

Q :  浏览器是否有相应推荐浏览器?

A : 推荐浏览器有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IE浏览器版本也行。遇到登陆问题,可以先退出重新登陆或者换浏览器解决。

Q:操作步骤如何?

A:第一步:点击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WMU- 1206338801,点击“注册”、邮箱验证绑定;第二步:点击“爱课程登录”进入个人空间选课学习;页面上“立即参加”。

Q:节学习内容的pdf文件无法阅读,显示被屏蔽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A :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spoc课程首页上,点击鼠标所在的“不安全”字样,点击了解详情,在Flash后面点击允许。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