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式、案例式以及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以工程应用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同时通过综合设计型实验,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及今后开展实际工业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课程目标:
1. 掌握课程讲授的工业工程领域中的成本概念及分类、经济盈亏平衡分析和基于成本的设计优化原则等基本知识;
2. 掌握课程讲授的成本估算模型、参数成本估算法、工作分解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学习曲线效应等基本知识;
3. 掌握下列有关货币时间价值的等值计算方法:现值,年值,终值,单利,复利,内部收益率法,外部收益率法,回收期法;
4. 掌握折旧、所得税、价格变动、汇率等工程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传统折旧法和修正加速成本回收制的计算方法、特点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不同税种之间的区别以及税后经济性分析的程序和步骤,初步具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工业工程设计方案或项目进行比较并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1. 成本概念与分类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增量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寿命周期成本;价格需求关系、总收益函数、盈亏平衡关系。 重点:阐明在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中应当如何应用成本的概念,以及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 难点: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对方案进行分析。
Classify each of the following cost items as mostly fixed or variable: Raw materials Direct labor Depreciation Supplies Utilities Property taxes Administrative salaries Payroll taxes Insurance(building and eqiipment) Clerical salaries Salesman commissions Rent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成本概念与分类测验
成本的概念(电子表格练习)
2.成本估算技术
工作分解结构的定义、成本和收入结构、估算方法(模型)、参数成本估算法、学习曲线效应。 重点:工业工程设计方案的成本估算。 难点:对可行替代方案的成本,收入,使用年限,剩余价值,以及其他有关的数据进行估计和评价。
综合加权指数法
综合加权指数法
工作分解结构
成本估算部分的作业
3.货币的时间价值
资本收益、利息的起源、单利、复利
单利的计算
时间价值原理
4.单个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单个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等值计算方法的应用
5.多个替代方案之间的比较和选择
多个方案之间的比较和选择
多方案比较
6.折旧与所得税
折旧与所得税
各种折旧方法的比较
各种折旧方法
7.价格变化及汇率
时价和实价的关
价格变化分析
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