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热力学是与能源有关的各专业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其基本理论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和学科。该课程旨在揭示热与功的转换规律,寻求热转换为功的最大化方法,对高效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等工程热力学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工程热力学》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流体工质的热力性质以及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础等,能够对特殊系统的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如:化学反应系统,燃烧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气体动力循环系统等。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且联系实际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吸收当今热科学的新成果,注意联系工程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相关热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该课程的课程评价由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评价占60%(其中课堂讨论20%、课后作业20%、线上学习20%),结果性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占40%。
1:陈则韶编著,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童钧耕,吴孟余,王平阳编著,高等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6.
3:沈维道,童钧耕主编,工程热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