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认识武汉·大国工业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11月23日 ~ 2019年01月11日
学时安排: 4学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16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认识武汉·大国工业》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长报集团九派新闻团队精心打造,这是九省通衢的“国之大城”对话百年沧桑的“工业智识”的课程,这是工业与人文两交融,政产学三结合课程,这是落实武汉市委“认识武汉”课程系列创意篇章,这更是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的创新之作。
《认识武汉·大国工业》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长报集团九派新闻团队精心打造,这是九省通衢的“国之大城”对话百年沧桑的“工业智识”的课程,这是工业与人文两交融,政产学三结合课程,这是落实武汉市委“认识武汉”课程系列创意篇章,这更是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的创新之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武汉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兄弟院校皆因汉而生、因汉而兴,每一所高校都与武汉同呼吸,共命运。武汉理工大学《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以武汉的城市知识为元素,将以武汉的大国工业为主线,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新工科”专业优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知校爱校、了解武汉、认识武汉、热爱武汉、融入武汉,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了解市情、了解国情,培育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与践行能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指示,这也是武汉理工大学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的创新之作。


授课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课程与自己个人发展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全面系统认识武汉、理解武汉发展、掌握武汉的学习愿望,达成学生知校爱校与认识武汉,热爱武汉的教学目的;

2.通过纵横两方面教育内容相结合建构“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科学的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入解读武汉发展历程,认知到自身肩负历史使命,最终培养学生对武汉的正确认知观;

3.学生能正确分析武汉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正确预估武汉的未来,能为武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准人生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4.从武汉工业发展史着手,将武汉理工大学的历史与特色和武汉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实现校城共赢,激发学生活力与创造力。


成绩 要求

1. 本课程的成绩=课程讨论(30%)+单元测验(30%)+课程作业(40%)。

2. 课程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堂交流区”回帖数量达到30个以上,才能获得满分30分;

单元测验共3次,随课程发布,为客观选择题,1次单元测验10分,满分30分;

课程作业共2次,随课程发布,为主观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作业,由学生互评给出作业分数,满分为40分。

3. 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由任课教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合格”者颁发普通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证书。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主题

内容

主讲人

第一章

城市年轮:

从盘龙城到光谷东

1.1 鸿蒙初辟

盘龙城中孕育了武汉工业文明基因;

王智、

刘国龙

1.2 崭露锋芒

了解汉口开埠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武汉的工业发展的背景,明确开埠后武汉工业发展变迁和经济转型。

1.3 万象更新

了解改革开放后武汉新型工业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状况;认清武汉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转型期,巩固和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重大意义;了解武汉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远景。

第二章

材料文明

与华新百年

2.1材料应用

与武汉城市发展

本节课以材料运用和武汉城市发展为主题展开。诉说武汉城市的悠久历史;呈现武汉近代工业文明的辉煌历史;最后,对以新材料运用为核心的武汉产业前景进行展望。

杨安妮

2.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百年华新转型

在当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诸如水泥、钢铁这样的传统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挑战。本节课以华新水泥为切入点,通过对华新水泥发展过程中的转型升级和海外拓展,凸显中国材料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光明前景。

第三章

大国工业

与时代重器

3.1 大国重器-芯片

在智能设备中同样有一个核心元件,它是启动其他所有元件的钥匙。这个核心元件就是芯片。本节课将从一颗小小的芯片说起,跟同学们谈谈武汉芯片产业的崛起。

许春涛

3.2中国光谷-智慧之谷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天下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智慧的汇聚地。今天,在我们武汉地区也有一个“天下谷”——中国光谷,它成为无数英才向往和汇聚的一个创新创业乐园。

第四章

九省通衢

与天下交通

4.1 九省通衢

武汉自古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本讲将从武汉区位优势出发,谈谈武汉交通快速发展,通过梳理武汉交通与区位优势,进而带领同学们认识武汉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刘国龙

4.2 天下交通

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武汉处于“心脏”位置。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现在,武汉正逐步实现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的跨越

4.3“东方芝加哥”

武汉素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对比武汉与芝加哥交通区位优势之后,很清晰认识到两座城市在各自国家交通体系中重要性,两座城市也因为便利交通优势,完成城市巨大发展与蜕变。通过解读武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详细讲授武汉交通与区位发展优势,

第五章

中国车都:汽车与人

5.1汽车改变生活

汽车改变人们生活。汽车极大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在人们生活中体现的却是淋漓尽致。因为有了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从此,人们不在有“多少公里”这种概念。此外,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主要是能增加人们的生活半径,人拥有车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有了车作为“纽带”,彼此联系也会更加紧密,生活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

 

雷五明、余佳

5.2 科技改变汽车

汽车起源于欧洲,发扬于美国,挑战于日本,未来在中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正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来临,汽车产业是各国战略选择作为突破口的依据武汉秉承“汉阳造”的工业基础,已经建设成为了“中国车都”,正在朝着“世界车都”迈进。

 

5.3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标志之一,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变迁兴衰、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追求和人们改造环境的情况。武汉作为新兴的“汽车之都”,在新时代,将“以人为本”去塑造城市汽车文化,通过科技改变生活,将绿色环保、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汽车文化作为重要因素,通过了解武汉汽车文化,深入了解武汉汽车软环境发展目标。

第六章

武汉的性格

6.1真-红凤舞夏天

武汉之真,是黄鹤真人飞升的传说,是九凤火舞的热情浪漫,是横七竖八的竹床阵,是南来北往来的夜宵,是天南地北来的扇子,是市井生活的坦荡率直,也是某种真切的情怀。这是一座真实的城市,承载着一段真实的历史,还有一群真实的人

余佳

6.2勇-敢为天下先

有时候,一个事件可以改变历史,一座城市可以影响中国。辛亥革命就是这样一件事,首义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武汉一直以它杂糅融汇的“心胸”和勇猛任性的“绝技”在向前奔跑。武汉的样子活在历史里,更活在诸位的创造里。我们和你们都是造城的一份子。我们在这里,就从这里出发,凭着心口这个勇字,敢为天下之先锋表率,创造武汉的历史

6.3江湖-码头有意思

武汉的故事从江湖而来,自码头而起。武汉是“江城”,长江汉水编织成汉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江湖虽远,江湖随缘。行走江湖觅知音,停驻码头有思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武汉,等着你来看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要求选课学生至少听一场关于武汉历史讲座或是读一本有关武汉的著作。

参考资料

[1]邓院方.认识武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2]潘新藻.武汉市建制沿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3]皮明庥,欧阳植梁.武汉史稿[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4]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2049[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常见问题

1.请问这门课程需要理工科基础知识才能听懂?

答:本门课程讲授的切入口是“大国工业”,但课程性质还是属于大学生通识课程教育体系。主要是通过掌握武汉的大国工业发展,使学生全面系统认识武汉、理解武汉发展、能正确预估武汉的未来,能为武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准人生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2.请问我不是在武汉学习,可以从本门课程中得到知识吗?

答:当然可以,本门课程虽然基于武汉过去与当下的大国工业发展,但是我们更为重要的是展示出武汉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无论你身处祖国何处,只要你对武汉有兴趣,对武汉未来发展有兴趣,你都可以从本门课程中获得你想得到知识!



武汉理工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刘国龙

刘国龙

教授

雷五明

雷五明

教授

余佳

余佳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