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社会语言学
分享
spContent=社会语言学揭示和说明语言实际使用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交互作用。语言代码不再仅仅表示单纯语言学上的符号意义,而是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和由此引发出来的语言现象。语言学研究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对语言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考察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使这种关联研究上升到认知的层面,阐释语言认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本能对教养”问题,说明语言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与语言系统本身之间的紧密关系。主要内容覆盖语言、方言和变体,语言代码的选择,言语社团,权势、亲疏和礼貌,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性别,称谓形式和语言的定量研究。

成绩 要求

总课程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线上讨论:占10%,按发贴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发帖和回帖数量总共达15条及以上,且每次课发帖数不少于2条、回帖数不少于1条;

2、线上测验:占20%,共三次节点测验(Quiz);每次测验涉及两章内容;

3、线上作业:占20%,共两次作业,第一次为学生互评作业;第二次为老师批改评分;

4、课程报告:占50%,提交书面报告和课堂展示。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该课程需具备《英语语言学概论》中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基本概念的先期知识。

参考资料
  1. Peter Trudgill. So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Penguin, 2000.

  2. R. A Hudson. Socioli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Ronald Wardhaugh, Janet M. Fulle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Seventh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14.

  4. Willim Downes. Language and Society (Second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5. 张廷国, 郝树壮.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祝畹瑾.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