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是面向非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法学专业课程,课程团队力图将艰深的法律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使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的人学会刑法。
本课程是一门仅有2个学分的选修课,课程团队力图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习者搭建刑法理论知识框架,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相关原理、原则和制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刑法的精髓。
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通过对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相关原理、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实际案件的能力,掌握犯罪构成特征与刑事责任理论,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案件进行定罪与量刑。
1.完成全部视频课程学习;
2.完成课程考试和平时作业(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考试成绩占60%,单元测试占40%);
3.合格证书:60分至79分;优秀证书:80分至100分。
刑法分为刑法论、犯罪论和刑罚论三个部分,刑法论讲述刑法是什么,犯罪论是探讨如何认定犯罪的问题,刑罚论研究的是如何处罚犯罪。由于犯罪论的内容庞大,所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来讲解。本课程的讲授分为四个部分,共十四章。
第一部分刑法论,探讨刑法是什么。包括刑法的概念;刑法的性质;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第二部分基本的犯罪构成,探讨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标准的犯罪应该符合的样态。包括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第三部分修正的犯罪构成,探讨一个犯罪没有达致既遂状态的犯罪未完成形态;几个人共同实施犯罪的共同犯罪情形;一个人犯数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第四部分刑罚论,探讨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处罚问题。包括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非刑罚处理方法);刑罚裁量制度(累犯 、自首与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假释);刑罚的消灭(时效、赦免)。
【指定教材】
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时间:2017-08-01。
【参考书目】
1、马克昌、莫洪宪:《刑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2、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3、齐文远:《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4、曲新久:《刑法学》(第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
5、贾宇:《刑法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6、苏惠渔:《刑法学》(第六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7、林亚刚:《刑法学教义》(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