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2月21日 ~ 2021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0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领衔讲授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通过12部中外伟大经典著作,阐释仁爱、使命、博雅、自由、理性、审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人成才,做合格公民,做国家脊梁。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领衔讲授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通过12部中外伟大经典著作,阐释仁爱、使命、博雅、自由、理性、审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人成才,做合格公民,做国家脊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武汉大学践行以成教育统领成教育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通识教育文化与课程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围绕“何以成人”这一问题,以《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阅读中外人文社科经典,体验“观乎人文”之过程,以达“化成天下”之目的。课程选取中外经典12部,以“人”关键词为核心,凝练为4项理论命题,并呈现为4大经典群及12个课程单元:

1.《论语》、《庄子》与《坛经》:人的仁性、天性与悟性;

2.《史记》、《文心》与《红楼》: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

3.《历史》、《斐多》与《书简》:人的历史、生命与审美;

4.《精神》、《国富》与《正义》:人的自由、理性与正义。

        “绪论”主要介绍课程主旨、学习方法、导引的意义以及四大课程板块的划分。主体部分12讲围绕《论语》、《庄子》、《坛经》、《史记》、《文心雕龙》、《红楼梦》、《历史》、《斐多》、《审美教育书简》、《论法的精神》、《国富论》和《正义论》共12部中外伟大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主旨:何为人?成为何人?何以成人?

        每一讲在介绍经典著作及其作者之后,选取一个关键词解读相应经典的精髓。每讲分45个小节,时长约60分钟,由主讲教师对经典内容进行导读,带领学生领略经典的魅力,思考经典的意义。其中6部中国经典,既融通儒、道、释,又覆盖文、史、哲,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仁爱、使命与博雅;6部西方经典,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到全球化时代,其核心问题是人的自由、理性和审美。而中西人文社科经典的会通之处,则是引导学生如何成为合格公民和国家栋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依据校内“8+8”的教学模式,spoc课程在mooc课程的基础上调整了授课内容和顺序,依次是:

    甲编:人的仁性与理性(《论语》与《原富》)

    乙编:人的天性与审美(《庄子》与《书简》)

    丙编:人的历史与使命(《历史》与《史记》)

    丁编:人的生命与爱恨(《斐多》与《红楼》)

成绩 要求

总分设置:

(1)结课考试(50%):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内容包括“知识点测验”与“学生自拟考卷”等

(2)平时考核(50%):包括单元测验(15%)、单元作业(15%)、课程讨论(只有参加课件中由老师发起的讨论活动才能计入成绩,20%)


课程大纲
绪论——关于这门课的一二三四
课时目标:李建中
1. 一个关键词
2. 二重学习法
3. 三层导引义
4. 四大经典群
《论语》与仁性
课时目标:余婉卉
1. 孔子与《论语》
2. 弟子问“仁”
3. “仁”与“仁人”
4. 孔子求“仁”
《国富论》与理性
课时目标:文建东
1. 当代经济与经典斯密
2. 斯密经济思想
3. 人性与理性
4. 分工与价值理论
《庄子》与天性
课时目标:廖璨璨
1. 庄子与《庄子》
2. 顺其天性
3. 无伤天性
4. 依乎天理
《审美教育书简》与审美
课时目标:陈溪
1. 席勒式“美育理想国”思想来源
2. 美育召唤之必然性
3. 召唤何种意义上的美?
4. “美”创造的“自由王国”
《历史》与历史
课时目标:何元国
1. 《历史》:书名与内容
2. 希罗多德的时代与《历史》的创作
3.《历史》的史学价值和理性特征
4. 希罗多德的史观和《历史》所反映的人类发展的层次
《史记》与使命
课时目标:吴兆丰
1. 伟大著作
2. 英雄使命(一)
3. 英雄使命(二)
4. 文化使命
《斐多》与生命
课时目标:潘迎春
1.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2. 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
3. 苏格拉底之死
4. 灵魂不朽与生命的意义
《红楼梦》与爱恨
课时目标:鲁小俊
1. 曹雪芹与《红楼梦》
2. 《红楼》“迷雾”
3. 《红楼梦》中的爱
4. 《红楼梦》中的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课程大纲所涉及到的中西经典著作的作者、创作背景、作品内容和思想主题。


参考资料

李建中主编《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的视频发布时间、单元测验发布时间以及考试时间安排。

A :  本课程每两周发布一次,在周一10:00发布,与之相关的单元测验与单元作业于周一10:30发布。期末考试会在所有单元课程、单元测验与单元作业全部完成后发布。课程内容和时间如有更改,课程团队会发布公告和邮件,请记得及时关注。

Q :  如何学好本门课程?

A :  1)课前充分预习,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基本情况、作品创作的时间和背景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

   2)利用课程在线资源进行学习。认真观看每一讲的教学视频,认真完成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

   3)进行课后的学习和阅读。结合课上学习的内容,延伸阅读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作品,进行深入思考。

Q :  课程成绩答疑。

A :  若对课程成绩有疑问,可发邮件至邮箱rwskjddy@163.com咨询,课程团队收到邮件后会在第一时间核实与回复。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武汉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建中

李建中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