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分析与决策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19年6月,中国债券市场规模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年9月,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宣布,决定把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这标志着中国元素悉数走进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与此相伴,市场对固收人才的需求强劲增长。 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引领国际市场定价等全球性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前景要求固定收益课程更加紧密地接轨国际市场的实务环节,并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的比较分析。 然而,现有课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倾向,是脱离金融场景,孤立传授知识点和计算方法,因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为填补这一缺口,本课程格外注重金融分析对于实务决策的辅助功能,把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作为首要教学目标,把知识点联结成线、面、体,对接知识背后的金融逻辑和应用场景;在定量计算之外,注重金融直觉和定性分析;结合基础知识,讨论高端投资策略、金融创新前沿、行业格局变迁,并比较中美债券市场异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方方面面,债务工具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与此相关,固定收益领域是近50多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创新热点,国内固定收益市场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发展迅速,日行千里,2019年6月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国内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格局上,债券市场、利率和信用衍生品市场、资产证券化市场都日益活跃。与此相伴,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固定收益人才,也对于从业人员的固定收益分析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固定收益估值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基本功,包括固定收益产品内部结构、外部特征、风险识别等方面的定性分析方法,和估值定价、收益率和利差、复制和套利、久期和凸性等定量分析方法。在实物对接方面,本课程讨论了彭博“债券收益率与利差分析”(YAS)界面上各种债券估值和风险指标背后的投资策略、交易逻辑和量化关联,梳理了可转债等固收产品的设计思路,探究了固收产品创新与金融市场格局变迁的内在联系,分析了负利率、利率标杆改革等近年全局性市场动态对于债券估值指标的潜在影响。


本课程主讲教师张海云教授在回归学界之前,在全球固定收益和衍生品市场前沿从事实务工作十数年,把活学活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融会贯通,尤其注重知识点和分析方法与深层机理和实际应用场景的连通。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问题头绪纷繁复杂,往往需要先把问题进行结构化,方能无缝对接理论中的知识点和分析方法。最终解决方案的质量决定于结构化环节的质量,而结构化环节的质量决定于分析者分清主次、删繁就简的判断力。


为了将活学活用、简化问题的能力培养融入对于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中,本课程力图通过以下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1. 对接实务:以彭博“债券收益率与利差分析”(YAS)界面作为相关知识点与实务对接的桥梁,并结合投资策略讨论各种估值指标(比如6种常用利差以及基差)和风险指标(其中OAS久期有鲜明的独特性)

2. 拓宽视野:在传授知识点时讨论市场格局变迁(如负利率、利率标杆改革、信用产品创新)以及中美债券市场差异的影响

3. 突出直觉:将例题极简化,以揭示定量分析与计算方法中蕴含的直觉和逻辑

4. 运用近似:探讨粗估方法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分析捷径,在复杂分析中抓大放小、快刀斩乱麻

5. 辨析疑难:比较不同参考书的视角差异,辨析固定收益术语在中英文语境下的歧义,以此澄清疑难概念

6. 融会贯通:用结构图讲解和展示全课程和各章节知识模块的相互关联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固定收益估值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基本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和拓展学生的金融直觉、金融视野和解决金融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CFA Fixed Income Analysis, 2nd edition. Frank J. Fabozzi, John Wiley & Sons, 2007。

2. The Handbook of Fixed Income Securities,8th Edition. Frank J. Fabozzi,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2。

3. 固定收益证券——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第二版),姚长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债券计算——公式背后的逻辑(原书第二版),Donald J. Smith著,李磊宁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常见问题

Q :  我没有金融知识基础,能学这门课吗?

A :  可以。金融知识基础的缺乏,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金融业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开放型行业,只要方法得当,其他学科的人才也可以很快领悟某个金融分支(如固定收益)的精髓,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其原因在于,知识体系中最有用的部分,往往并非技术难度最艰深的环节,本课程主讲教师就是获得物理博士后直接进入金融工程领域从事实务工作的。具体到这门课程中的知识,学生可以受益于我们在教学环节做出的以下努力:首先,用尽量浅近的方式讲解基础理念;第二,用结构图讲解知识体系的结构和知识模块间的联系;第三,各章第一节对本章进行概述性讨论。以上努力使本课程在知识讲解方面大体形成了自我充足的独立体系,也为没有金融知识基础的同学提供了方便。


Q :  这门课是以中文教学吗?

A :  是的,这门课程以中文授课,章节测试以及期末考试,也都是中文。为方便同学们对于国际市场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对于固定收益术语,在课程中都讲解了术语的英文对应。固定收益术语大多来自英文,在中文翻译过程中有时出现了歧义,为了澄清概念,本课程专门对于相关歧义进行了具体讨论。


Q :  这门课列出了四本参考书,以哪一本为主?

A :  这门课的英文参考书有两本,其中Fabozzi的CFA教材是主要的基础参考书,Fabozzi的固定收益证券手册可以用于拓展性阅读,它覆盖了西方市场的一些新发展,但是固定收益的基础知识没有变化。中文参考书也有两本,其中姚长辉的《固定收益证券》是主要的基础参考书,另外,在部分章节,我们加入了另一本基础参考书,即Smith著(李磊宁译)的《债券计算》中文版。换言之,本课程的四本参考书中,有三本(一本英文书和两本中文书)是基础参考书,另一本(Fabozzi的固定收益证券手册)可用于拓展性阅读。对于固定收益中的有些重要知识点,三本基础参考书在视角和处理方法上存在差异甚至分歧,这种现象是金融领域不可回避的常态。本课程在这些知识点上,详细比较了不同基础参考书间的差异,并辨析和澄清了一些常见的理解错误。另外,本课程在一些拓展领域超出了这四本参考书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本课程并非依托于单一参考书的纯讲解型课程,而是融合不同视角的研讨型课程。如果有歧义的知识点出现在测验或考试中,题目中的标准理解请参照本课程慕课中的讲授。


Q :  这门课是CFA考试固定收益部分的准备课程吗?

A :  这门课的主要英文参考书是Fabozzi的CFA教材,与此相关,本课程在知识体系上与CFA考试固定收益部分有不少重合之处,因而有助于CFA固定收益部分的学习。然而,这门课并非专门针对CFA考试的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程的努力方向不在于对具体证书考试的精准契合,而在于培养解决金融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展对于金融领域的全局视野。


Q :  这门课哪些内容超出了三本基础参考书的范围?这些拓展源于哪些教学目标?

A :  首先,为了澄清对于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本课程在多个知识点上比较了Fabozzi的CFA教材和姚长辉的《固定收益证券》这两本参考书,并在一些疑难问题上进一步引入了Smith的《债券计算》,对于三本基础参考书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和辨析。第二,为了在知识学习中培养追本溯源的思辨习惯,我们辨析了一些固定收益术语在英译中环节出现的疑难歧义,这在三本基础参考书中均没有探讨。第三,为了更好对接实务应用,我们讲解了彭博YAS界面上各种常用的债券利差,其中许多内容超出了三本基础参考书的范围。第四,为了拓宽视野,我们讨论了高端投资策略和高级产品创新等前沿性内容,其中大部分内容超出了三本基础参考书的范围。第五,为了在广度(全局视野)与深度(钻研能力)之间搭起桥梁,我们讨论了负利率、利率标杆改革等市场格局变迁以及中美债券市场差异对于债券估值指标的潜在影响,这些内容在三本基础参考书中均未涉及。第六,为了拓展定性分析和产品设计的视野和思路,我们详细探讨了债券外部特征如何影响其信用质量以及可转债各项条款的作用和相互关联,其中大部分内容超出了三本基础参考书的范围。


Q :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购买金融计算器吗?

A :  不需要。为了在定量分析中强化金融直觉的运用,本课程注重对计算环节的简化和近似处理。例如,介绍了债券收益率的粗估方法,并把它运用于估算含权债的最差收益率。


Q:本课程中如何利用章节测试增进学习效果?

A:有兴趣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请注意章节测试都是客观题,每章有三次尝试机会,成绩取三次中最高的那次的成绩,鼓励大家持续努力,增进自己的成绩!三次尝试结束后,可以通过查看试题解析,夯实对于章节测试题的理解。注意,本课程注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因而章节测试中不少题目,并不是对于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真正理解消化才能正确解题,因而有一定难度。可见,假如充分利用每个章节测试的三次机会,认真查看试题解析并对照讲课内容,则不仅有利于取得好成绩,也有利于增进学习效果。


Q:如何提升期末测试的成绩?

A:请注意,期末测试的知识范围没有超出章节测试。对于有兴趣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我的建议是:首先,充分利用每一章章节测试的三次尝试机会,并认真研读章节测试题解析;其次,在进入期末测试前,充分复习学到的知识,认真研读所有章节测试的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