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是《基础物理学》的组成板块,其内容分为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热力学是热学的宏观理论,以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几条定律为基础,应用严密逻辑推理和严格数学运算来研究宏观物体热性质,以及与热现象有关的一切规律。统计物理是热学的微观理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通过对大量粒子的热运动行为进行统计平均来研究宏观物体热性质。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热运动及其与其他运动形式发生转化时的规律;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用这些方法解决较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处理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继课程,如: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等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训练提供必要的准备。
课程成绩由平时测验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大于60分且小于85分,为通过;课程成绩大于85分,为优秀。
第七章 统计物理(气体动理论)
第7.0节 篇序 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7.1节 热力学系统的理想模型与描述参量
第7.2节 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微观实质
第7.3节 自由度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第7.4节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7.5节 玻尔兹曼分布
第7.6节 理想气体的平均自由程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第8.1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典型热力学过程
第8.2节 循环过程与卡诺循环
第8.3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8.4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高等数学、力学
[1]、《热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第二版),赵凯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