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讲演和创编课程是对幼儿教师进行故事讲演训练、进行故事创编能力提升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获得幼儿故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幼儿故事讲演与创编的基本技能,培养具备声情并茂讲演故事和编创故事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并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幼儿故事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幼儿故事的概念、发展概况、分类、特点等。二是幼儿故事的选择与文本加工,学习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故事文本,怎样通过合理的加工使故事文本更适合讲述。三是幼儿故事讲演的语音基本功,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音方法。四是幼儿故事讲演的语言表达技巧,训练和培养学生讲故事的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使故事具有感染力。五是讲故事的体态语要求,通过不同的故事,训练讲故事的眼神、表情、手势等。六是幼儿故事创编的要求,训练和培养学生一定的幼儿故事改编和创作能力。
该课程主要的特色和优势如下:
1.注重价值引领
课程团队本着立德树人的初心,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课程明确要求讲演与创编的儿童故事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等展开讲演与创编,其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引领学前教育师范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师范生的自觉行动,再去影响一代代未来接班人。
2.倡导自主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听赏-指导-展示”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先呈现理论知识,再带领学生观看听赏音频和视频,之后进行模仿创造,教师有针对性的一一指导,最后课堂和一线场所的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前往实践基地体验、参与视听练习、小组研习等多种方式实现自主发展。
3.考核形式多样
重视通过考核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考核内容由知识题、音视频题、创作题、实践操作题等多样化的作业、课堂参与表现、一定难度的即兴技能展示组成,内容丰富。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多元化,有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有以学生团队为主的评价,有以行业一线专业为主的第三方评价。
4.课程共建共享
建构“政府—学校—幼儿园”协同育人机制,教师互兼互聘。课程负责人被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聘为研学中心专家组核心成员,为地方幼儿园服务,同时聘请幼儿园名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形成共同育人机制。
课程除了服务师范生培养之外,还助力幼儿园教师成长,成为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平台。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由单元作业及测试、课堂交流讨论等考核项目构成,过程性考核形成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由学生提供自己的故事表演视频一则,以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形成最终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