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1日 ~ 2020年02月11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涌现了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与诗人,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贡献了《呐喊》《女神》《子夜》《边城》《家》等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中国现代文学虽渐行渐远,但依然鲜活生动,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一场绚丽的文学探寻之旅。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涌现了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与诗人,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贡献了《呐喊》《女神》《子夜》《边城》《家》等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中国现代文学虽渐行渐远,但依然鲜活生动,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一场绚丽的文学探寻之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1917~1949年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32年的历史过程,探讨研究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史实,梳理总结重要的文学发展规律,解读、鉴赏优秀的作家、作品。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要文学史实的介绍和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讲解,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以现代白话文为形式特点的现代文学的历史面貌,深入体会名家、名作的深刻思想内蕴和独特审美价值,从而较全面地加强文学修养,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本课程结合作品的阅读,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在讲授中使学生真实地了解和感受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


授课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清晰地把握现代文学史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适量阅读现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并以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观念来理解、评价现代文学作品,从而得其精髓,并给予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以有益的启示

成绩 要求

本课程共计4学分,其中线上学习2学分,线下学习2学分。

课程大纲
导言
课时目标: 1.弄清人的观念与文学的发展; 2.掌握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 3.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的内外在关系。
1.人的观念与文学史构成
2.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3.文学观念变革
4.文体叙述创新
5.近代市民通俗文学勃兴
五四文学革命
课时目标:1.掌握五四文学革命的过程、内容和意义;2.理解五四文学革命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价值。
1.《新青年》与五四文化
2.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
3.五四文学论争
4.五四文学革命实绩和历史意义
20年代小说
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20年代小说代表流派、作家和作品;2.理解20年代小说不同流派的美学风格;3.分析20年代小说创作与五四新思潮的联系。
1.20年代小说概述
2..郁达夫
3.叶绍钧、许地山
鲁迅
课时目标:1.了解鲁迅的创作历程、代表作品及文学史意义;2.理解《呐喊》、《彷徨》在鲁迅创作及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了解《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4.初步掌握《野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鲁迅文学道路
2.《呐喊》、《彷徨》
3.《野草》
20年代新诗
课时目标:1.了解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的主要成就及艺术特色;2.理解郭沫若代表诗集《女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掌握徐志摩、闻一多诗歌创作风格的异同。
1.20年代新诗概述
2.郭沫若
3.徐志摩、闻一多
20年代戏剧散文
课时目标:1.了解20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及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作家作品;2.掌握“五四”时期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创作情况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20年代散文概述
2.周作人、朱自清
3.20年代戏剧概述
4.田汉
30年代文学思潮
课时目标:1.了解30年代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内容与特征;2.了解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发展概况;3.了解30年代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思潮的基本情况。
1.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2.左翼文学思潮
3.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思潮
30年代小说(一)
课时目标:1.30年代现代小说发展的概况及这一时期主要小说作家的主要创作情况;2.理解左联小说与革命的关系;3.掌握新感觉派小说的美学渊源、代表作家及其艺术风格。
1.30年代小说概述
2.丁玲等
3.新感觉派小说
30年代小说(二)
课时目标:1.了解茅盾的创作道路、创作成就及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重点理解《子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茅盾创作道路
2.《子夜》
30年代小说(三)
课时目标:1.了解老舍的创作道路、创作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重点理解《骆驼祥子》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1.老舍创作道路
2.《骆驼祥子》
30年代小说(四)
课时目标:1.了解巴金的创作道路、创作成就及巴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重点理解《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1.巴金创作道路
2.《激流三部曲》
30年代小说(五)
课时目标:1.了解沈从文的创作道路、主要成就及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重点理解《边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沈从文创作道路
2.《边城》
30年代新诗
课时目标:1.了解30年代诗歌发展的概况;2.重点掌握戴望舒、卞之琳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1.30年代新诗概述
2.戴望舒、卞之琳
30年代散文
课时目标:1.了解30年代散文发展的概况;2.重点理解鲁迅、林语堂等人的杂文、散文创作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0年代散文概述
2.鲁迅与林语堂
30年代戏剧
课时目标:1.了解30年代戏剧的概况;2.重点掌握曹禺《雷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30年代戏剧概述
2.曹禺戏剧创作
40年代文学思潮
课时目标:1.了解40年代国统区的文学思潮;2.了解40年代解放区的文艺思潮。
1.国统区文艺思潮
2.解放区文艺思潮
40年代小说
课时目标:1.了解40年代小说创作的概况;2.重点掌握钱钟书《围城》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重点理解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40年代小说概述
2.《围城》
3.张爱玲
现代通俗小说
课时目标:1.了解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概况;2.重点掌握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1.40年代通俗小说概述
2.张恨水
40年代新诗
课时目标:1.了解40年代新诗发展概貌;2.重点掌握艾青及九叶诗派的创作成就。
1.40年代新诗概述
2.艾青
3.九叶诗派
40年代戏剧散文
课时目标:1.了解40年代戏剧发展概况;2.重点掌握郭沫若《屈原》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了解40年代散文发展概况。
1.40年代戏剧概述
2.郭沫若《屈原》
3.40年代散文概述
解放区文学
课时目标:1.了解解放区的文艺思潮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理解孙犁等人的小说创作风格与成就;3.重点掌握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解放区文学概述
2.孙犁等的小说
3.赵树理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教材

1.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书目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温儒敏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泰州学院
2 位授课老师
申明秀

申明秀

副教授

耿庆伟

耿庆伟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