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工程图学2B(葛翔-机械 20工试7班、化工 20过控12班)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12日 ~ 2022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每周 讲课学时4,课外学时2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工程图学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维的科学。工程技术人员把工程图学作为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职业来看待。在企业中如果不懂“图”那就等于人没有了空气和水。工程图是工程界传递、交流信息的语言。本门课程主要研究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工程图学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维的科学。工程技术人员把工程图学作为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职业来看待。在企业中如果不懂“图”那就等于人没有了空气和水。工程图是工程界传递、交流信息的语言。本门课程主要研究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图学课程以工程图的精髓为主线,以工程应用为切入点,描绘美妙的工程界语言。“工程图学”课程分3篇,其中投影基础篇,包括投影法及其应用、点、直线、平面、基本立体的投影、轴测图、投影变换;投影制图篇,包括制图基础知识及工具、组合体、图样画法等;机械工程制图篇,包括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常用工程图样概览等;计算机绘图基础篇,包括AutoCAD的基本操作、机械工程图绘图环境的设置、绘制几何图形、绘制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等。让大家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探究现代技术、展望未来发展中理解工程图的作用,汲取工程图的精髓。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构形分析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技能;

(4)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基本技能;

(5)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授课目标

课程教学达成基本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投影法基本原理学习平行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如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点、线、面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等。

课程目标2:图样绘制与阅读培养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基本能力,学习和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基本能力,重点放在读图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3标准件与常用件。使学生对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和标准有一定认识。

课程目标4零件图绘制与阅读相关国家标准徒手绘图技能。提高和掌握零件画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等基本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零件图的基本能力掌握工程图样相关的制图国家标准,培养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训练和掌握徒手绘图方法和步骤等。

课程目标5装配图绘制与阅读。提高和掌握装配图画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及阅读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6:相关国家标准掌握工程图样相关的制图国家标准,培养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

课程目标7:基本绘图技能训练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技能,如尺规绘图过程和方法;徒手绘图方法。

课程目标8计算机绘图技能。提高和掌握装配图画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注写及阅读装配图的基本方法;运用CAD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成绩 要求

网课总分及证书设置

工程图学总分100分

单元测验占总分比75%,考试占25%。

证书设置分及格及优秀

合格证书要求60≤ 得分 <80 ,优秀证书要求80≤ 得分。   

课程学习合格并付费后授予工程图学课程负责人天津大学姜杉教授的签名证书。

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所有课程类型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认证证书。


课程大纲

第4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4.2.1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

4.2 正等轴测图4.2.2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

4.2 正等轴测图4.2.3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4.3 斜二轴测图

第4章 轴测图测验题

第14章 Pro/ENGINEER 5.0简介

14.1 设置工作目录-拉伸造型

14.2 旋转造型

14.3 底板造型

14.4 圆柱体造型

14.5 拱形柱造型

14.6 肋板造型

14.7 另存为学号姓名(拼音)PDF文件

14.10 齿轮泵泵体造型 14.10.1 泵体外轮廓造型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2 泵体工作内腔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3 泵体轴孔造型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4 泵体端面钻螺纹孔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5 泵体端面钻销孔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6 泵体进出油孔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7 泵体底板造型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8 泵体连接板及倒圆角

14.10 齿轮泵泵体 14.10. 9 泵体肋板造型

14.8 六棱柱造型

14.9 手柄

14.11 工程图制作 14.11.1 创建基本视图

14.11 工程图制作 14.11.2 三视图注尺寸

14.11 工程图制作 14.11.3 局部视图-斜视图-局部放大图

14.11 工程图制作 14.11.4 全剖视图-半剖视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 泵体剖切面的建立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2 泵体剖视图画法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3 投影图显示轴线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4 隐含肋板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5 半线尺寸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6 尺寸公差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7 倒角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8 螺纹孔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9 管螺纹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0 锪平孔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1 角度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2 半径R30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3 泵体主视图尺寸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4 泵体俯视图尺寸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5 泵体左视图尺寸标注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6 法向标注表面结构要求-主视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7 引线标注表面结构要求-主视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8 自由点标注表面结构要求-主视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19 表面结构要求-左视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20 注写技术要求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21 插入轴测图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22 填写标题栏

14.12 齿轮油泵 工程图制作 14.12.23 存为pdf文件

14.13 齿轮油泵工程图及轴测图参考图

第12章 装配图

12.1 装配图概述

12.2 装配图的图样画法 12.3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12.4 装配图的尺寸与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2.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12.6 常见的合理装配结构

12.7 装配图的画法及画装配图的步骤

12.8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12章 装配图检测题

第13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

虚拟仿真实验登录方式

13.1 启动AutoCAD2014

13.2 确定绘图环境

13.3 设置图层

13.4 设置线型比例和保存样板图

13.5 正交、画线、对象捕捉和画圆命令

13.6 偏移、修剪和拉长命令

13.7 特性、特性匹配和图案填充命令

13.8 复制、镜像、样条曲线和极轴追踪命令

13.9 书写文字

13.10 尺寸设置和尺寸标注

13.11 打印成PDF文件

13.12 拼画装配图

绪论

绪论

第3章 平面、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3.1平面3.1.1平面的投影表示

3.1平面3.1.2各种位置平面

3.1平面3.1.3属于平面的点及直线

3.1平面3.1.4过已知点或直线作平面

3.2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3.2.1平行

3.2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3.2.2相交-线面相交

3.2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3.2.2相交-面面相交

第4章 投影变换

4.1换面法概述

4.2点的换面法

4.3直线的换面法

4.4平面的换面法

4.5换面法应用举例

第5章 基本立体

5.1 正六棱柱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5.2 三棱锥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5.3 圆柱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5.4 圆锥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5.5 圆球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5.6 圆环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表面取点

工程图学虚拟仿真实验

第1章 投影法及其应用

1.1 投影法及其分类 1.2 中心投影的投影规律 1.3 平行投影的特殊投影规律 1.4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第2章 点、直线

2.1 点 2.1.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1.2 点的投影

2.1.3 点的三面投影的坐标表示 2.1.4 两点的相对位置

2.2 直线 2.2.1 直线的表示2.2.2各种位置直线投影

2.2.3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2.2.4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

2.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2.3.1平行2.3.2相交2.3.3交叉

2.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2.3.4两直线夹角及其投影

第9章 制图基础知识及工具

9.1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9.1.1图纸幅面格式9.1.2比例9.1.3字体9.1.4图线

9.1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9.1.5 尺寸标注

9.2手工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9.3几何作图

9.4 绘图技能

参考资料

“面向机械结构创意设计的工程图学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基本立体

“面向机械结构创意设计的工程图学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组合体

第6章 立体的截切

6.1 平面立体的截切

6.2 回转体的截切 6.2.1 圆柱的截切(1)

6.2 回转体的截切 6.2.1 圆柱的截切(2)

6.2 回转体的截切6.2.2 圆锥的截切(1) 截切圆锥的基本形式

6.2 回转体的截切 6.2.2 圆锥的截切(2)截切圆锥举例

6.2 回转体的截切 6.2.3圆球的截切

6.2 回转体的截切6.2.4一般回转体的截切6.2.5组合回转体的截切

第7章 立体相贯

7.1 相贯概述7.1.1相贯及相贯线的性质7.1.2相贯立体分类

7.2利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7.2.1圆柱与方柱相贯

7.2利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7.2.2两圆柱正交相贯

7.2利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7.2.3圆柱与圆柱偏交相贯7.2.4圆柱与半球偏交相贯7.2.5圆柱与四分之一圆环相贯

7.3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7.3.1圆柱与圆锥相贯

7.3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7.3.2圆锥台与半球相贯

7.3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7.3.3圆柱与四分之一圆环相7.3.4斜交两圆柱相贯

7.4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7.5多个基本立体相贯

7.6相贯线求法小结

第10章 组合体

10.1 组合体及其组合方式

10.2 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10.2.1组合体画图方法

10.2 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10.2.2组合体画图举例

10.3 读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方法10.3.1读图基本知识10.3.2形体分析法读图

10.3 读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方法10.3.2线面分析法读图

10.3读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方法10.3.4组合体构型设计

10.4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0.4.1基本立体的尺寸注法

10.4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0.4.2截切立体的尺寸注法 10.4.3相贯立体的尺寸注法

10.4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0.4.4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11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11. 1 图样画法引言

11.2 视图

11.3剖视图 11.3.1 剖视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

11.3.2 剖视图分类 1.全剖视图

11.3.2 剖视图分类 2.半剖视图

11.3.2 剖视图分类 3.局部剖视图

11.3.3 剖切面的种类及剖切方式 1.单一剖切面 2.几个平行的剖切面

11.3.3 剖切面的种类及剖切方式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4.剖切面的组

11.4断面图

11.5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11.5.1 局部放大图

11.5.2 简化画法

第12章 标准件与弹簧、齿轮

12.1 螺纹 12.1.1螺纹的基本概念

12.1 螺纹 12.1.2螺纹的规定画法

12.2 螺纹紧固件 12.2.1 螺纹紧固件的联接形式 12.2.2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

12.2 螺纹紧固件12.2.3 螺纹紧固件装配画法

12.3 销 12.4 键

12.5 弹簧

12.6 齿轮

第13章 零件图

13.1 零件图引言

13.2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及尺寸注法(1)

13.2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及有关尺寸(2)

13.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13.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3.5 零件的测绘

面向机械结构创意设计的工程图学虚拟仿真实验

面向机械结构创意设计的工程图学虚拟仿真实验指导书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立体几何、计算机概论与操作

参考资料


[1] 陈东祥,姜杉主编《机械工程图学(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陈东祥,姜杉主编《机械工程图学(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 姜杉,徐健主编《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 姜杉,徐健,安蔚瑾主编《机械制图实验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11

常见问题

Q : 评价与考核方式 

A :  课程成绩包括:章检测题、期末检测题、讨论区成绩综合评定。

天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葛翔

葛翔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