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大学第一课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马骁飞 求是高班 60学时)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2月24日 ~ 2019年06月16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于建校次年就开设了化学课,开创了中国化学高等教育先河。经过数代无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累积、传承和发展,展现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优质在线资源。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于建校次年就开设了化学课,开创了中国化学高等教育先河。经过数代无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累积、传承和发展,展现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优质在线资源。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药学、轻工、材料、纺织、环境等类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提供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分析化学为化学各个分支提供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信息,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被称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该课程是培养化学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课程团队利用优质在线资源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这种形式能够满足分级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混合式教学解决学生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体现了满足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进度、学习接受能力等的个性需要。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状态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加工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我学习、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相互协作、科学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授课目标

无机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无机化学问题、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因此它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成绩要求

无机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无机化学问题、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掌握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因此,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第0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1.2.1化学中的计量

1.2.2气体的计量

1.3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1.4.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4.2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1.4.3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1.1物质的聚集态和层次

第一章 学习笔记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0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2.1.1化学反应的方向

2.1.2吉布斯自由能变(1)

2.1.3吉布斯自由能变(2)

2.2.1化学反应速率概念

2.2.2活化能

2.2.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2.2.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2.3.1化学反应的限度(1)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2)

2.3.3化学平衡的计算

2.4.1化学平衡的移动(1)

2.4.2化学平衡的移动(2)

第二章 学习笔记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03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3.1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3.2.1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1)

3.2.2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2)

3.2.3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3)

3.2.4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4)

3.3.1盐类的水解反应(1)

3.3.2盐类的水解反应(2)

3.4.1沉淀反应(1)

3.4.2沉淀反应(2)

3.4.3沉淀反应(3)

3.4.4沉淀反应(4)

课堂演示实验

第三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学习笔记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0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应用电化学

4.1.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

4.1.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2)

4.2.1原电池

4.2.2电极电势的产生和测定

4.2.3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1)

4.2.4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2)

4.2.5电极电势的应用

4.3.1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

4.3.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2)

4.3.3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4,4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课堂演示实验

第0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应用电化学 学习笔记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0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5.1原子和元素

5.2.1-2波粒二象性和概率

5.2.3原子轨道

5.2.4电子云

5.2.5量子数

5.3.1核外电子分布

5.3.2元素周期系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

5.4.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5.4.2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的周期性

5.4.3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

第五章 学习笔记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06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6.1键参数

6.2.1价键理论(1)

6.2.2价键理论(2)

6.3.1杂化轨道概念

6.3.2杂化轨道类型

6.4.1分子轨道理论(1)

6.4.2分子轨道理论(2)

6.4.3分子轨道理论(3)

6.5.1分子间力(1)

6.5.2分子间力(2)

6.5.3氢键

第六章 学习笔记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07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7.1晶体和非晶体

7.2离子晶体及其性质

7.3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7.4金属晶体

7.5混合型晶体和晶体缺陷

7.6.1离子极化

7.6.2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七章 学习笔记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08章 配位化合物

8.1.1.1配合物的简介

8.1.1.2配合物的组成

8.1.1.3影响配位数大小的因素

8.1.2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8.2.1配合物价键理论

8.2.2键型及其与稳定性和磁性的关系

8.3.1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8.3.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8.3.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2

8.4配合物的类型

8.5配位化学的应用

第八章 学习笔记

第八章单元测验


化学分析部分-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1-1.3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化学分析部分-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

2.1 滴定分析法概述

2.2 酸碱滴定法

2.3 配位滴定法

2.3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九章 氢、稀有气体

9.1 元素概述

9.2 氢

9.3 稀有气体

第十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10.1 s区元素概述

10.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

10.3 氢化物

10.4 氧化物

10.5 氢氧化物

10.6 盐类的性质

10.7 碱金属元素的配合物

第九章、第十章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11.1 P区元素概述

11.2.1  卤族元素通性

11.2.2 卤素单质

11.2.3  卤化氢和氢卤酸

11.2.4   卤化物

11.2.5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11.2.6 拟卤素化合物、离子及其盐

11.3.1 氧族元素概述

11.3.2 氧和臭氧

11.3.3 水

11.3.4 过氧化氢

11.3.5 硫化氢、硫化物和多硫化物

11.3.6  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第11章单元测验


第十二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12.1.1-3

12.1.4 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2.1.5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12.1.6 砷、锑、铋及其重要化合物

12.2.1-2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2.2.3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2.2.4 锡、铅的重要化合物

12.3 硼族元素

12.4 对角元素

第12章测试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一)

13.1.1 过渡元素概述之一(过渡元素原子的特征,单质的物理性质)

13.1.2 过渡元素概述之二(金属活泼性、氧化数和非整比化合物)

13.1.3 过渡元素概述之三(化合物的颜色、配位催化、磁性)

13.2.1 钛族元素概述和钛的重要化合物

13.2.2 钒族元素概述和钒的重要化合物

13.3.1 铬族元素概述

13.3.2 铬族元素铬(III)化合物

13.3.3 铬族元素铬(VI)化合物

13.4.1 锰族元素概述

13.4.2 锰的化合物概述

13.4.3 锰的重要化合物

13.5.1 铁系和铂系元素概述

13.5.2 铁、钴、镍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13.5.3 铁、钴、镍的盐类及配合物

第十三章单元测验


第十四章 过渡元素(二)

14.1.1 铜族元素概述

14.1.2 铜的重要化合物

14.1.3 银的重要化合物

14.2.1 锌族元素概述

14.2.2 锌的重要化合物

14.2.3 汞的重要化合物

过渡元素习题

过渡元素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有高中化学基础

参考资料

教材:《无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主要参考资料:《无机化学学习指导》,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天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马骁飞

马骁飞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