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全科新手规划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网络文学经典密码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12月08日 ~ 2021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每周3—5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网络文学经典密码》是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创新创业课程。 课程主要从典范性、超越性、传承性和独创性等方面入手,解读当下受众广泛、影响极大的网络文学经典作品,如《悟空传》、《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盗墓笔记》、《唐砖》、《诡秘之主》、《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宫﹒甄嬛传》等。
《网络文学经典密码》是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创新创业课程。 课程主要从典范性、超越性、传承性和独创性等方面入手,解读当下受众广泛、影响极大的网络文学经典作品,如《悟空传》、《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盗墓笔记》、《唐砖》、《诡秘之主》、《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宫﹒甄嬛传》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程确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践法等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具体的授课中,注重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学的认知与解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创创业能力。

教学手段上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发挥多媒体教所独有的互动、灵活、生等特点,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积极制作各种有益于教学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授课目标

过学习本课程,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1、掌握经典网络作品的主要行文特征,这些作品受众广泛、讨论度高的关键因素IP产业链对这些作品的进一步价值化(如影视化、游戏化等);

2、了解当前的网络文学生态环链,培养文学创意思维,掌握网络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而创作出富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网络文学作品来。

3、了解蕴含在网络经典作品中的当代青年“后青春期”心态、英雄形象的解构化、越社会束缚的自由意识、“反言情”的言情套路、“美强惨”的英雄情怀等突出特征;

4、解码流行网络文艺中的基本知识、传统思想与哲学、粉丝经济、宏观政策与微观市场;

5、进行网络写作之创意思维训练、网络写作虚构叙事训练。


成绩 要求

课堂讨论(10%)+单元测验(20%)+考试(70%)

 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分-80分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网络文学的概念

1.2网络文学的特点

第二章 作为同人小说的悟空传

2.1《悟空传》的全新设定

第三章 《琅琊榜》:网络文学中的传统思想与传统文化

3.1历史因素的合理摘取:以南梁为历史原型的多朝代融合

3.2古典形象的多重再现:梅长苏形象的复合性(1)

3.3古典形象的多重再现:梅长苏形象的复合性(2)

3.4古典意境的背景浸润:意象与典故的运用

第四章 《步步惊心》:传统言情模式的终结

4.1当现代灵魂遭遇古代爱情

4.2穿越者的悲剧结局

4.3爱情与权谋 穿越者的悲剧结局

第五章 《知否》:当代网络女作家的穿越思考

5.1《悟空传》的全新设定

5.1穿越+庶女:盛明兰形象的矛盾与魅力

5.2庶女生存策略:言情故事的“反琼瑶式”呈现(第一讲)

5.3庶女生存策略:言情故事的“反琼瑶式”呈现(第二讲)

第六章 凡人修仙传

6.1《凡人修仙传》与凡人流

6.2《凡人修仙传》的时间与空间

6.3凡人的奋斗与伦理

6.4凡人凡语与粉丝情感共同体

第七章 大宋的智慧     

7.1大宋的智慧与穿越救亡流

7.2宋代的历史解构与通俗演义

7.3YY、大国崛起与个人圆满

7.4穿越的逻辑与当代社会共振

第八章 诡秘之主

8.1爱潜水的乌贼与诡秘之主

8.2克鲁苏、蒸汽朋克与《诡秘之主》的超现实想象

8.3魔药、扮演与诡秘之主的隐喻书写

8.4诡秘之主的人文意义与价值

第九章 盗墓笔记

9.1盗墓笔记与盗墓流

9.2代入感与盗墓笔记

9.3民间叙事传统与地下世界想象

9.4多维叙事与叙事创新

第十章 斗破苍穹

10.1斗破苍穹与小白文

10.2打怪、升级与换地图

10.3叙事的碎片化与图像化

10.4《斗破苍穹》的IP化及启示    

第十一章 全职高手

11.1全职高手与游戏文

11.2游戏世界建构与设定

11.3角色扮演与游戏叙事

11.4游戏人生与电竞精神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在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之前,应当有以下的预备知识:

1、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知识储备;

2、有一定的中外文学理论、创作原理、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储备,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批评;

3、有一定的文学写作理论知识储备,并有能力进行写作实践;

4、有一定的网络文学作品阅读量;


参考资料

 本课程参考和吸纳了众多研究成果、批评著述,但受制于课程录制时限,未能对各参考资料在授课中一一呈现,在此特表感谢。为方便学习者深入了解网络文学,在此呈列部分课程参考性著述资料,以供学习者进一步的查阅、学习。

(一)著作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词典》,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

2、王祥:《网络文学创作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3、单小曦:《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4、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5、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17》,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年

6、邵燕君:《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7、周冰:《四川网络文学名篇读评》,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

8、周志雄:《网络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二)论文

1、邵燕君:《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邵燕君:《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8期

3、谷硕:《论“凡人凡语”的网络文学批评建构价值》,《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8期。

4、黎杨全:《虚拟体验与文学想象:中国网络文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5、高翔:《<诡秘之主>的人文意涵》,《文艺报》2019年12月25日。

6、安迪斯晨风:《由<诡秘之主>看网络文学发展趋势》,《文艺报》2020年7月22日

7、许潇菲:《用玄幻谱写现实——评爱潜水的乌贼<诡秘之主>》,《名作欣赏》2020年第26期。

 

 


西南科技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澜澜

李澜澜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