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帮助学生和大众了解和熟悉中国社会史的性质、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等等,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奠定基础。
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以传世文献为基础,辅以最新的考古成果和出土文献材料,通过将社会史的研究放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讨论,使学生和大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历史进程,感触灿烂的人类文明。
第四章 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
4.4 中华饮食文化观
4.3 舌尖上的中国
4.6 古人的生育与生育观念
4.9 古人的节庆生活
4.10 古今传统节日观念及活动的变化
4.5 古人的人口观
4.8 古人的风水观念
4.7 古人的丧葬习俗
4.1 古人的建筑种类与功能
4.2 先秦时期的建筑的特点
第四次作业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史料
2.3 政书典制类图籍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5 方志、族谱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4 文集、笔记、类书、汇编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2 正史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6 出土文物与档案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7 外国文献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2.1 社会史史料学的理论思考
第二次作业
第一章 社会史及其理论
1.1 什么是历史学
1.5 大陆社会史研究历程(上)
1.6 大陆社会史研究历程(下)
1.8 西方年鉴运动
1.9 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
1.2 什么是社会史
1.12 社会史研究的功能
1.3 社会史研究基本理论
1.7 港台社会史研究
1.11 新社会史研究概述
1.4 社会史研究基本原则
1.10 社会史研究的成就与难题
第一次作业
第三章 中国古代、近代社会结构及演变
3.7 近代前期的社会结构
3.5 秦汉隋唐时期的宗族和社会组织
3.2 西周及春秋前期社会等级结构
3.1 武王伐商与西周初期的政治格局
3.3 周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3.4 秦汉隋唐时期的社会等级结构
3.8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综论
3.6 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结构
第三次作业
无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