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大学第一课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组织学和胚胎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3月09日 ~ 2020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0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胚胎学是研究人体个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政相融合,提升育人成效。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胚胎学是研究人体个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政相融合,提升育人成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组织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通过学习,掌握人体主要组织、细胞及器官的结构,并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验并重,通过大量图片的识别,能有效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胚胎学是研究机体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了解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为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该课程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注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及医患沟通能力培、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创新能力,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为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正常机体细微结构及其功能,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应关系,能对基本组织、器官内的重要结构进行识别;了解胚胎发育动态过程,理解畸形发生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组织结构的观察、识别、分析能力,并能正确描述出其结构特征与功能。通过胚胎学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动态发展、变化的观念,能用基本知识理解畸形发生原因。                                                                                                                             3.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批判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医患沟通与表达能力。

成绩要求

课程的最终成绩构成:课堂讨论10%+章节测试20%+阶段性测试20%+课程学期考核50%,总成绩达到60分即可获得合格证书,总分大于或等于85分可获得优秀证书。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熟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熟悉HE染色的基本方法,能分析和处理切片制作中出现的人工假象;了解组织化学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常用方法;掌握.电镜技术两种方法及使用的条件。
绪论 2学时
1.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研究意义 1/4学时
1.2 组织学研究技术(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HE染色),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 学时
1.3.组织化学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 1/4学时 1.4.电镜技术 1/4学时 1.5 组织学学习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技术 1/4学时
上皮组织
课时目标:了解上皮组织基本特征,能在器官中识别上皮;掌握上皮组织分类命名原则及各类被覆上皮的特征、与分布,能在组织器官中识别上皮的类型;熟悉上皮的特征性结构,了解特征性结构存在的意义。
上皮组织 2学时
2.1上皮组织基本特征 1/4学时 2.2 上皮组织分类命名原则 1/4学时 2.3 被覆上皮(能在图片中识别4种单层、2种复层上皮) 1学时 2.4 上皮的特征性结构 1/4学时 2.5 腺上皮 1/4学时
结缔组织
课时目标:熟悉结缔组织基本特征,了解结缔组织种类,能在器官中识别结缔组织;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能应用基本知识分析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了解结缔组织中主要纤维结构特征及功能;了解基质构成及作用,掌握组织液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分布部位。
结缔组织 2学时 3.1 结缔组织基本特征 1/4学时 3.2 疏松结缔组织
3.2.1 结缔组织中的细胞及能在图片中识别 1学时 3.2.2 结缔组织中的纤维 1/8学时 3.2.3 结缔组织中的基质 1/2学时 3.3 致密结缔组织及在图片中识别 1/8学时 3.4 脂肪组织结构及能在图片中识别 1/8学时 3.5 网状组织 1/8学时
软骨与骨
课时目标:熟悉软骨的分类依据(软骨的种类);掌握透明软骨的结构特点(细胞、纤维、基质)及分布;熟悉弹性软骨与纤维软骨结构特点与分类;了解骨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掌握骨组织中主要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的分布、光镜结构、电镜结构与功能,能分析在骨生长及骨折愈合中细胞的作用;掌握骨单位基本结构及意义。
软骨与骨 2学时 4.1 软骨 1学时 4.1.1 软骨膜 4.1.1 软骨组织(细胞、纤维、基质)及能在图片中主要细胞和结构 4.2 骨及镜下识别 1学时 4.2.1 骨组织中的细胞 (能在图片中识别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4.2.2 骨组织中纤维 4.2.3 骨组织的基质 4.2.4 密致骨(能在图片中识别骨单位)
血液与血发生
课时目标:联系结构掌握红细胞的功能,能分析贫血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掌握白细胞分类依据及五种白细胞正常值、光镜结构特点与功能,能分析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数量变化,能在镜下正确识别出5中白细胞;掌握血小板的正常值、来源、光镜结构特点与功能,能分析在出血与凝血中的作用;了解红骨髓的基本结构及血发生基本规律;掌握造血干细胞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原理。学会血涂片制作方法。
血液与血发生 4学时
5.1 红细胞 1/2学时 5.2 白细胞 (能在图片区别5中白细胞 1 学时 5.3 血小板 1/4学时 5.4 血发生 1/4学时 5.6 血涂片制作方法 2学时
肌组织
课时目标:熟悉肌组织的分类依据;对比掌握骨骼肌、心肌的光镜、电镜结构异同;掌握肌节的概念及在舒缩中变化;掌握平滑肌的光镜结构、了解平滑肌电镜结构特点;能在镜下区别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
肌组织 2学时
6.1 骨骼肌及能在图片中镜下纵横切面 1学时 6.1.2 骨骼肌电镜结构 6.2 心肌及能在图片中镜下纵横切面 3/4学时 6.2.1 心肌光镜结构及能在图片中镜下纵横切面 6.2.2 心肌电镜结构 6.3 平滑肌及能在图片中镜下纵横切面 1/4学时 6.3.1平滑肌光镜结构 6.3.2 平滑肌电镜结构
神经组织
课时目标:掌握多极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突起(轴突、树突),从功能上理解结构存在的意义,能在镜下识别多极神经元;掌握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及功能,了解突触可塑性的临床意义;了解神经胶质细胞(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种类与功能,了解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组织中的存在意义,损伤修复;熟悉神经纤维种类(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熟悉神经末梢种类、存在部位、机构特点与功能。
神经组织 4学时 7.1神经元及能在图片中识别细胞及其结构 1学时 7.2 突触 1/2学时 7.3神经胶质细胞 1/2学时 7.4 神经纤维结构\能在图片中识别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面 1/2学时 7.5神经末梢及能在镜下识别各结构 1.5学时
神经系统
课时目标:了解大脑皮质组织学结构特点,了解各层次之间联系,了解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掌握血-脑屏障的定于、结构与功能,了解血脑屏障存在的临床意义;熟悉小脑的组织结构,掌握浦肯野细胞位置、结构特点与功能。
神经系统 2学时
8.1大脑皮质组织学结构及能在图片中识别分层 3/4学时 8.2 小脑皮质组织学结构及能在图片中识别分层 1/4学时 8.3 脊髓组织学结构及能在图片中识别 1/2学时 8.4血-脑屏障 1/2学时
循环系统
课时目标:熟悉心壁的结构,重点是浦肯野纤维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中等动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对比中等动脉掌握大动脉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大动脉的年龄变化特点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了解小动脉与微动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能在切片中对比识别动脉和伴行的静脉;掌握毛细血管的基本结构,三种毛细血管的结构区别、功能与分布。
循环系统 2学时
9.1心壁的结构及能在镜下识别分层 1/4学时 9.2中等动脉结构与功能及能在图片中识别分层 1/2学时 9.3 大动脉结构与功能及能在图片中识别分层 1/4学时 9.4 小动脉与微动脉结构与功能及能在图片中识别 1/4学时 9.5 静脉的结构特点,能在图片中识别小静脉 1/4学时 9.6毛细血管 1/2学时
皮肤
课时目标: 掌握表皮的分层,了解薄皮与厚皮区别,了解皮肤角化过程中洗白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变化;掌握非角质形成细胞特别是黑色素细胞分布、结构与功能,了解黑色素细胞与临床白癜风关系;了解真皮的结构特点,了解皮内注射与皮下注射的区别;熟悉毛发、皮脂腺、汗腺的结构。
皮肤 2学时 10.1 表皮的分层与角化,能在图片中识别厚皮层次 1学时 10.2 非角质形成细胞 1/4学时 10.3 真皮 1/4学时 10.4 皮肤附属器,组成、能在图片中识别 毛发、皮脂腺、汗腺结构 1/2学时
眼与耳
课时目标:掌握角膜的组织学结构,了解角膜透明的原因及生理意义;熟悉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分布、结构与功能;掌握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分层,视椎细胞、视杆细胞在位置、结构及功能上的区别;掌握视盘、黄斑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了解视网膜玻璃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改变;熟悉晶状体组织学结构及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目前的治疗方法;了解房水产生、循环及意义;掌握内耳的结构特点,了解人工耳蜗的意义。
眼和耳 4学时 11.1眼 2学时 11.1.1眼球壁结构 (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能在图片中识别出视网膜分层、黄斑和视盘 11.1.2眼球内容物 11.2 耳 2学时 11.2.1 外耳 11.2.2 中耳 11.2.3 内耳 ------骨迷路(半规管、前庭、耳蜗) 膜迷路(膜蜗管、椭圆囊、球囊) ,能在图片中识别出半规管、前庭、耳蜗、蜗轴、螺旋神经节、椭圆囊、球囊结构。
免疫系统
课时目标:熟悉免疫细胞种类及功能、掌握两种弥散淋巴组织与淋巴小结细胞组成、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初级与次级淋巴小结形成与机体的关系;掌握淋巴结、脾和胸腺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与功能,能在图片中识别淋巴结、脾各部结构、能识别胸腺小体。
免疫系统 2学时 12.1免疫细胞 1/4学时 12.2 免疫组织 1/4学时 12.3免疫器官 1.5学时 12.3.1 胸腺 1/2学时 12.3.2淋巴结 1/2学时
12.3.3脾 1/2学时
内分泌系统
课时目标:熟悉两种内分泌细胞结构特点;掌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分布、结构特点与功能并能在图片中识别;了解甲亢、甲低、呆小症发生原因及可能治疗方法;掌握肾上腺皮质三带位置、结构与功能、掌握肾上腺髓质结构特点,能在图片中识别肾上腺皮质三带、髓质结构;掌握腺垂体嗜酸性、嗜碱性细胞结构特点、分泌激素及激素功能,能在切片中识别两种细胞,了解侏儒症、巨人症发生原因,掌握垂体门脉系统结构及功能,了解神经垂体的结构u,了解小丘脑与腺垂体及神经垂体的关系。
内分泌系统 2学时 13.1 两种内分泌细胞 1/4学时 13.2甲状腺及能在图片中识别细胞与器官 1/2学时 13.3肾上腺及能在图片中识别皮质分层及髓质 1/2学时 13.4垂体 3/4学时 13.4.1 腺垂体结构,垂体门脉系统,能在图片中识别嗜酸性、嗜碱性细胞和血窦 13.4.2神经垂体结构及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消化管
课时目标:掌握消化管一般结构;熟悉食管结构特点,能在图片中识别食管腺、粘膜肌;掌握胃小凹的组织学结构特点及能在图片中识别;掌握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分布、光景结构特点、电镜结构特点与功能,并能在图片中识别;掌握小肠绒毛、小肠腺的概念、组成与功能;熟悉大肠、阑尾的结构特点,注意比较小肠、大肠结构差异。
消化管 4学时 14.1消化管一般结构 3/4学时 14.2食管及图片识别 1/4学时 14.3胃及图片识别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 1学时 14.4小肠及图片识别小肠绒毛、小肠腺 1学时 14.5结肠及图片识别结肠腺(对比小肠) 1/2学时 14.6 阑尾及乳片识别 1/2学时
消化腺
课时目标:熟悉唾液腺腺泡中(浆液性腺细胞、粘液性腺细胞)结构与区别,掌握纹状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肝小叶的概念、5部分结构特点(中央静脉、肝索、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并能在图片中识别器官、识别中央静脉、干细胞和肝索、肝血窦;掌握门管区位置、组成,能在图片中识别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掌握胰腺外分泌部结构特点,能在图片中识别泡心细胞、胰腺外分泌部,掌握胰岛概念、细胞组成及功能,能在图片中识别。了解糖尿病及肝硬化发生原因及治疗现状。
消化腺 4学时 15.1唾液腺 ,能在图片中识别浆液性、粘液性(腺细胞和腺泡),纹状管 1学时 15.2 胰腺 外分泌部结构,内分泌部(胰岛),能在图片中识别泡心细胞、胰岛 1学时 15.3肝 2学时 15.3.1 肝小叶(概念。5部分组成),能在图片中识别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索、肝血窦 15.3.2 门管区 (位置、组成),能在图片中识别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15.3.3 肝血血环和胆汁循环途径
泌尿系统
课时目标:了解肾大体结构、肾叶、肾小叶概念;掌握肾单位组成、肾小体组成、血管球结构特点与功能,滤过屏障的定义、组成与功能,滤过屏障临床意义;掌握肾小囊结构,特点是足细胞结构特点与滤过屏障的关系;掌握肾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在位置、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熟悉集合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球旁复合体(求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位置、组成、各部分功能。
泌尿系统 4学时 16.1肾大体结构 1/2学时 16.2 肾单位 2学时 16.2.1 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滤过屏障),能在图片中识别血管球、肾小囊 16.2.2肾小管(近端、细段、远端小管),能在图片中识别近曲小管、 近直小管 、远曲小管、
远直小管 16.3集合管,能在图片中与其它管道区别 1/2学时 16.4 球旁复合体,能在图片中识别致密斑 1学时
呼吸系统
课时目标:熟悉气管壁分层、了解气管上皮结构特点,能在图片中识别器官、上皮、纤毛、基膜;熟悉导气部组成、结构特点与功能,能在图片中识别小支气管;掌握肺呼吸部的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各部结构特点与功能;了解呼吸部与导气部的主要区别;掌握肺泡Ⅰ型、Ⅱ型上皮细胞在位置、结构及功能上的区别,能在图片中识别这两种细胞及巨噬细胞;掌握气-血屏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呼吸系统 2学时 17.1 气管,能在图片中识别粘膜层(上皮、基膜)、粘膜处下层(气管腺)、外膜 (透明软骨)
1/2学时 17.2 肺 1.5学时 17.2.1 导气部 结构特点,识别小支气管 17.2.2呼吸部,识别复习新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Ⅰ型、Ⅱ型上皮细胞、巨噬细胞。
男性生殖系统
课时目标:掌握生育期男性生精小管结构,能从位置、核型、DNA含量、结构特征上区别各级生精细胞;了解精子变态发育过程;掌握睾丸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并能在图片中进行识别;熟悉附睾和前列腺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功能,了解男生不育的可能原因。
男性生殖系统 2学时 18.1睾丸 1.5学时 18.1.1 生精细胞 18.1.2 支持细胞 18..1.3睾丸间质细胞 18.2 附睾 1/4学时 18.3 前列腺 1/4学时
女性生殖系统
课时目标:掌握各期卵泡的形态、结构特点,卵母细胞性质;了解卵泡生长发育及闭锁的原因;掌握排卵的定义、时间、内容物及结局,联系临床了解人工排卵与试管婴儿;掌握黄体的定义、形成、功能与转归,了解卵泡闭锁的意义;熟悉子宫内膜的组织学结构,掌握月经周期的概念;掌握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卵巢激素的额关系,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关系,联系临床了解女性不孕发生原因;了解女性乳腺在静止期与哺乳期组织学结构差异,了解乳腺癌的预防。
女性生殖系统 4学时 19.1 卵巢 2学时 19.1.1卵泡的生长与发育,能在图片中识别各期卵泡,透明带、卵母细胞 19.1.2 排卵 19..1.3 黄体,能在图片中识别黄体 19.2 子宫 1.5学时 19.2.1 子宫组织学结构 19..2.2 月经周期 19.2.3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能在图片中识别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腺、螺旋动脉 19.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 1/2学时
胚胎学总论
课时目标:了解胚胎分期;掌握受精(定义、时间、条件、过程、意义)、卵裂特点、胚泡结构(胚泡腔、内细胞层、滋养层);掌握植入(定义、时间、条件、过程、意义);了解植入后子宫内膜的改变;了解两胚层、三排胚层胚盘形成时间、结构及意义;熟悉胎膜(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体蒂)构成与功能;掌握胎盘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了解柱形胚体建立原因与结果。
胚胎学总论 4学时
20.1 受精 1学时 20.2 卵裂及胚泡 1/4学时 20.3 植入 1/2学时 20.4 二胚层胚盘 1/2学时 20.5 三胚层胚盘 1/2学时 20.6 胎膜与胎盘 1学时 20.7 柱状胚体建立及胚胎外形的演变 1/4学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

《人体解剖学》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九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8.                                                                                                                                       2.白咸勇.《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                                               3.Anthony L Mescher.Junqueira's Basic Histology Text &Atlas.Fourtheenth   Edition,cGraw-Hill Medical,2016.

4.《color laboratory manual of histology》(双语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

常见问题

Q :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意义及方法?                                                                                              A :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及儿科学、 妇产科学、检验与诊断学等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学研究正常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通过大量图片观察于识别帮助理解和记忆。                                                                                               Q :  怎样掌握跟进和掌握章节内容?                                                                                                 A :  每个章节提供了理论与实验视频、章节PPT课件、互动讨论区,定期还有章节在线测试,通过检测与讨论检测自己学习内容及效果。                                                                                              Q :作业和测试未在截止时间内提交是否有机会重做?                                                                        A :  错过了提交时间可以重做,但不会计入成绩。建议同学们按时完成测试和作业。  

西南医科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徐富翠

徐富翠

MOOC徐富翠

王巧稚

王巧稚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