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走进心理学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9月15日 ~ 2025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距离开课还有 57 天 已有 448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34)
spContent=《走进心理学》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其涉及的观点、理论、方法与建议,对把握个体与社会心理规律,挖掘心理潜能,均具有促进作用。 希望《走进心理学》能拓展你的生活视野,给你带来人生启迪与智慧。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调整心态,确立积极的自我,以实现丰富的人生价值。
《走进心理学》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其涉及的观点、理论、方法与建议,对把握个体与社会心理规律,挖掘心理潜能,均具有促进作用。 希望《走进心理学》能拓展你的生活视野,给你带来人生启迪与智慧。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调整心态,确立积极的自我,以实现丰富的人生价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走进心理学》到目前为止已经开设10期,共有约9万人次选课观看。本课程针对MOOC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既考虑课程体系的完整,体现科学性,又充分考虑MOOC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必要的知识点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授给学习者。设计了5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 认识心理学;第二部分 探索身心关系的奥秘;第三部分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第四部分 跨越生命全程的发展;第五部分 探究深层次心理。

授课目标

《走进心理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观点、理论、方法与技术。学会用心理学的视角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增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系统把握个体与社会心理的规律,增强对自我与生命价值的领悟,挖掘潜藏于心的巨大潜能,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大纲
认识心理学
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其科学属性,掌握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研究方法及理论发展脉络。2.情感目标: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认识到心理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中的重要性,并形成批判性思维,避免盲目接受非科学的心理观点。3.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分析现实问题,并能初步评估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1 心理学性质
1.2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1.3 心理学方法
1.4 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
1.5 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上)
1.5 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 (下)
《走进心理学》 第一单元小测验
探索身心关系的奥秘
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心理活动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系统、脑机制、内分泌系统和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掌握相关核心概念和关键理论。2.情感目标:认识到身心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并对脑科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发现产生兴趣和敬畏感。3.技能目标:能够分析不同脑区功能、内分泌调节和遗传因素如何影响行为,并能初步解读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测量方法(如脑成像技术)。
2.1 心理的生物基础(上)
2.1 心理的生物基础(中)
2.2 心理的生物基础(下)
2.3 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2.4 内分泌系统
2.5 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走进心理学》第二单元小测验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掌握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因素(如舆论、风俗、时尚)等核心概念及其作用机制。2.情感目标:认识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行为差异。3.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如何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并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如从众、流行文化等)。
3.1 环境的内容
3.2 自然环境
3.3 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
3.4 社会影响
3.5 舆论、风俗和时尚
《走进心理学》第三单元小测验
跨越生命全程的发展
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人类毕生发展的主要阶段(胎儿期至老年期)及其心理发展特征,理解各阶段的关键发展任务和典型变化规律。2.情感目标:培养对生命全程发展的敬畏之心,建立对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理解与尊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发展观。3.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毕生发展理论分析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并初步具备评估发展状况的能力。
4.1 人的毕生发展
4.2 胎儿期
4.3 婴儿期
4.4 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上)
4.5 青年期(下)
4.6 成年期与老年期
《走进心理学》第四单元测试
探究深层次心理
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需要与动机的基本概念,理解主要动机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驱力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的核心观点及其应用场景。2.情感目标:培养对内在心理动力的觉察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理解他人行为的同理心。3.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动机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机,并初步具备调节和激发积极动机的策略能力。
5.1 需要
5.2 动机
5.3 动机理论(上)
5.4 动机理论(下)
《走进心理学》第五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可学习本课程,尤其适合在校大中学生、考研同学、成年人(学生家长)、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管理干部及心理学爱好者观看学习。

参考资料

[1] 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导论(第三版)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2] 黄希庭,张志杰.心理学研究方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 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5] 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 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7] 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3.

[8]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 隋南.生理心理学[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0]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M] .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11]周晓林(译). 心理学研究手册[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12]苏彦捷.发展心理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13]许燕.人格心理学[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4]宁维卫. 积极与幸福心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5]宁维卫. 做阳光青年———心理健康导航[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16]宁维卫. 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7]宁维卫.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西南交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宁维卫

宁维卫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