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设3学分,共计48(3*16)学时,讲授14章。本课程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体例,又在我校“课中课”教学成果基础上,依托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实施 “三段式”教学、“三精”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精”选案例,“精”彩分享,凝炼“精彩一刻”,倾情打造的“精彩一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本课程设3学分,共计48(3*16)学时,讲授14章。本课程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体例,又在我校“课中课”教学成果基础上,依托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实施 “三段式”教学、“三精”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精”选案例,“精”彩分享,凝炼“精彩一刻”,倾情打造的“精彩一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和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本课程设3学分,共计48(3*16)学时,讲授15章(包括绪论)。
我校《概论》课在前期“课中课”教学成果基础上,依托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实施 “三段式”教学,有效衔接‘课前、课堂、课后’三个过程,形成课前启发式教育、课中体验式教育、课后感悟式教育;实行“三精”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精”选案例,“精”彩分享,凝炼“精彩一刻”,打造“精彩一课”。思政课教师坚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感化,用理去感召。用真情加真知来获取真理,达到最佳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认知误区。通过翻转课堂,发挥“双主体”优势,使学生在自主研学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明晰理论,辨别方向,寻求真理,最终实现“三个一”目标,即:明白一个道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实践取得成功的真理性认识;恪守一个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合格的社会公民。本课程课程设计体现“三贴近三服务”、“两强化”和“一突出”。“三贴近三服务”即贴近专业,为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服务;贴近学生,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案例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服务;贴近社会,聚焦社会现实和需求,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服务。“两强化”即强化政治导向性和逻辑思维性。“一突出”即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学体系转化为德育教育实践体系,使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前言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四、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峥嵘岁月——中国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二、行动旗帜——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独辟蹊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四、致胜武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酝酿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二、改造旧社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建立新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谋篇造就大发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基础上坚持中国工业化道路
三、得失寸心千古计——初步探索的意义及经验教训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导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导学:站上新起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导学: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一、新成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四、新思想--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筑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品梦——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圆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四、追梦——启航强国梦战略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理念先行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效为要
三、社会主义民主之魂——实质为民
四、我党团结力量之本——统一战线
五、祖国完全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六、行为之遵循——核心价值
七、民族之灵魂——优秀文化
八、国家之基石——厚实民生
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美丽中国——真、善、美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纲举目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强军思想——坚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二、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选择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不忘初心——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党的领导——伟大事业的本质特征
三、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众星捧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五、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一定了解;
2.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定了解。
参考资料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版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5、李君如:《民族复兴和中国共产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版。
6、牛先锋、王泰泉:《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16年版。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建议》,2019.5;程美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