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财政与税收》是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联接其它专业课程的桥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财政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以及税收实务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拓宽视野,增加分析问题的深度,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财政与税收》是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联接其它专业课程的桥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财政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以及税收实务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拓宽视野,增加分析问题的深度,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学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及其职能、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原理、国债原理、国家预算原理、财政政策,税收及其税收实务等知识。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财政原理,使学生真正理解财政的概念内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能对我国的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运用;对税负转嫁等税收理论、国债理论、财政预算理论、财政政策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运用;对我国主要税种的实务有所掌握,能够计算税额和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财政概述(4课时)
课时目标:熟悉财政的几个概念,了解财政的财政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财政职能,那个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总体把握财政与税收课程内容体系。
1.1财政概念
1.2财政产生与发展
1.3财政职能
1.4 政府与市场关系
1.5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及我国财政法制化
财政支出原理(6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财政支出分类,掌握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与分析社会、经济热点,初步理解财政活动。
2.1财政支出分类
2.2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2.3财政支出原则
2.4基础设施投资
2.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2.6财政补贴
财政收入理论(3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财政收入的不同分类,理解财政收入质量与财政收入原则,掌握政府收费原理、了解国有资产收入,通过本章学习对财政收入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3.1财政收入分类
3.2财政收入结构和规模
3.3财政收入原则
3.4政府收费
3.5国有资产收入
国债原理(3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国债性质,掌握国债规模的衡量,了解国债市场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发行的国债。通过国债原理的学习,理解国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1国债性质
4.2国债规模
4.3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4.4国债市场
4.5我国发行的国债种类
国家预算原理(3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国债预算及其作用,了解国家预算程序,了解我国国家预算体制,理解预算外资金。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理解国家预算在国家财政活动中的作用
5.1国家预算含义
5.2国家预算管理
5.3预算外资金
财政政策(3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财政平衡,掌握财政政策的选择和应用
6.1财政平衡
6.2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6.3财政政策
6.4财政政策的选择
税收原理(3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税收及其含义,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理解税收原则,掌握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税制,为学习税收实务奠定基础。
7.1税收及其含义
7.2税收制度与税收结构
7.3税收原则
7.4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增值税实务(6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我国增值税历史发展,掌握增值税三要素,掌握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8.1增值税概述
8.2增值税三要素
8.3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8.4进口货物增值税征管
消费税实务(3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我国消费税改革,掌握我国消费税三要素,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9.1消费税概述
9.2消费税三要素
9.3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关税实务(3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关税的效应,掌握我国关税三要素,掌我国握关税应纳关税的税额,了解关税征收管理。
10.1关税概述
10.2税三要素
10.3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
10.4关税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实务(6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历史,掌握我国企业所得税三要素,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1.1企业所得税概述
11.2企业所得税三要素
11.3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11.4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实务(5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演变历史,掌握个人所得税的三要素,能够计算不同个人所得个税税额。
12.1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12.2个人所得税三要素
12.3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
(一)教材
1、财政与税收,肖文圣,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税收讲义,肖文圣,讲义
(二)阅读资料、文献
1、陈共:《财政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哈维.罗森,Public Finance(第1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3、【英】亚当.斯密,樊冰译,《道德情操论》,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6月;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
5、报刊杂志:《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中国经济问题》等。
(三)专题网站、学校网络资源
1、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https://www.mrc.com.cn
2、财政部网站,https://www.mof.gov.cn
3、国家税务局网站,https://www.chinatax.gov.cn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简称“国研网” https://www.drcnet.com.cn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https://www.ccer.edu.cn
6、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n
7、毕博Blackboard 课程平台
常见问题
在线课程资料是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范围;每周要在线进行预习与复习!
讨论、作业、测试都有时间范围限制,过期不补!!
尽量用完整学号作为注册号,要记住登录方式(尽量不用手机号登录)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