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每年春季开课,共2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腹部常见病与多发病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思维,涵盖实质性脏器与空腔脏器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重点理论知识与阅片技能。
主要章节安排如下:腹膜后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腹症影像诊断思路、胰腺常见占位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肾上腺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腹膜与腹膜腔影像解剖、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肝脏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肠梗阻影像诊断、腹部MRI检查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等。每一章节2学时,授课教师以常见病多发病影像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思维为核心,力求将腹部影像诊断学重点与难点讲透彻。
本课程授课目标为培养岗位胜任力与同质化的影像科住院医师与影像专业本科毕业生。课程教学团队将以影像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课外研学有机融合,将优质医疗资源和学科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课堂按照期末考核(60%)、平时作业(20%)、单元测验(20%)进行考核。
1. 单元测验(20%):每个章节结束后,有一次测试评价。题型为单选题(2分/题)。学生需完成课程所有测试,最后按照单元测验所得总分参与评分。
2. 平时作业(20%):每次作业有专题讨论一道,计100分。学生需完成讨论并按要求在规定截止日期前参与互评。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同学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
3. 期末考核(60%):期末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10题(2分/题)、阅片6题(10分/题)、简答4题(5分/题)。
根据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对“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的要求以及现代影像技术发展趋势,依据符合精英教育的需求授课,教学内容包含比较影像学基本理论、正常影像断层解剖学、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常见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四大部分,并按照:基本概念、影像特点、鉴别要点组织教学。
章节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1 腹膜后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50min 居胜红
2 急腹症影像诊断思路 50min 卢瞳
3 胰腺常见占位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 50min 赵振
4 肾上腺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50min 居胜红
5 腹膜、腹膜腔影像解剖 50min 龚永驰
6 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50min 彭新桂
7 肝脏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 50min 王远成
8 肾脏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 50min 王钟江
9 肠梗阻影像诊断 50min 彭新桂
10 腹部MRI检查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 50min 王远成
医学大类学科基础课、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影像解剖学、成像原理与技术等。
1.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06
2. 放射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09
3. Core Radiology: A Visual Approach to Diagnostic Imaging, Jacob Mande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