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以下特点: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总之,断层影像解剖学是关于人体结构在连续断层内形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学好这门课程,我们就掌握了如何阅读人体正常结构CT、MRI图像的方法,从而为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山东大学是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分会创始单位和主任委员单位,在断层影像解剖学领域曾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门课程的师资来自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两个学科,将利用自行研制的高清晰度人体断层标本和CT、MRI图像,以人体主要器官和重要结构为单元,来详细的讲解人体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形态变化规律和CT、MRI图像。
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平时成绩50%(单元测验30%,单元作业10%,论坛讨论表现10%),期末考试50%。
01 绪论和脑血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历史和常用的研究方法。掌握脑血管的特点;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主要分支、分布和影像学表现;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大脑浅、深静脉的组成及脑底静脉环的位置和组成。
课时
1.1断层影像解剖学绪论
1.2脑血管总论
1.3颈内动脉系
1.4椎-基底动脉系
1.5脑静脉
02 颅脑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主要脑池在断面的位置和影像学特点;基底核区主要核团和大脑主要沟回在横断面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基底核区主要核团和大脑主要沟回在冠状断面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
课时
2.1脑池
2.2基底核区横断层解剖
2.3大脑沟回横断层解剖
2.4基底核区冠状断层解剖
2.5大脑沟回冠状断层解剖
03 颌面和颈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颌面部主要间隙的在横断面的位置和特点;颈部喉区结构的横断面识别和形态特点。
课时
3.1颌面部间隙
3.2喉区
04 胸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纵隔内主要结构在横断面的位置和变化规律;心腔和心包结构在横断面的识别;肺内主要管道的走行特点和分段;左、右肺门结构在横断面的变化特点。
课时
4.1上纵隔
4.2心和心包
4.3肺内管道和肺段
4.4左肺门断层解剖
4.5右肺门断层解剖
4.6左肺门CT解剖
4.7右肺门CT解剖
05 腹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肝内管道的走行特点;肝段的划分和横断面的识别;胰和肝外胆道、腹膜和腹膜腔的断面特点。
课时
5.1肝内管道1-肝门静脉系
5.2肝内管道2-肝静脉系
5.3肝段的横断层解剖
5.4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5.5胰与肝外胆道断层影像解剖
5.6腹膜与腹膜腔断层影像解剖
06 盆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骨盆、盆壁和盆底肌肉及血管神经的断面分布特点;男性和女性盆腔脏器的横断层分布规律;及前列腺带区的概念和影像学特点。
课时
6.1盆壁断层影像解剖
6.2男性盆部与会阴
6.3前列腺带区MRI断层解剖
6.4女性盆部与会阴
07 脊柱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脊柱区椎间盘的断层影像特点;脊柱区颈段和腰段主要结构的断层影像解剖。
课时
7.1椎间盘
7.2脊柱区颈段
7.3脊柱腰腰段
08 四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掌握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断层影像解剖特点。
课时
8.1肩关节
8.2髋关节
8.3膝关节
具备一定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
1.刘树伟:《断层解剖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2.刘树伟:《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