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旅游美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0月31日 ~ 2020年01月12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3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其基本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问题。而“旅游美学”则是美学原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在党中央强调全面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旅游及其产业成为广义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同时,旅游行为作为一种发端于原始时期的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一直是为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作为一般的大学生应当掌握最基本的美学原理并能够在某具体领域进行实践和检验,而修读《旅游美学》课程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和机会,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其旅游审美知识、培养学生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程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探讨美学的基本原理,比如美的本质是什么?深刻认识到“美”及其“审美”是关乎人类情感、人生价值、人类认识能力、人生意义的问题;

基于美学角度还原并关照自然与人文景观世界的美及其本质和特征;

了解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明确旅游审美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掌握一定的旅游审美概念和方法,例如移情与距离、节奏与平衡等;

旅游审美心理:包括审美需求与动机、审美心理要素、审美意识与个性、审美感受层次,如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等;

旅游审美文化:包括基本文化学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构造景观和审美过程中的表现等……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美学理论知识,了解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本质特点,获得旅游审美的基本方法,在尽量熟悉各类景观的审美价值后,提高综合审美修养,陶冶人文审美情趣,注重自身的形象美和行为美。尤其重要是的是提升自身审美意识和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创造、开发、传播、消费、鉴赏和评价旅游产品。具体内容包括1.美学基本原理2.自然景观世界及其审美3.人类景观世界及其审美4.艺术景观世界及其审美5.景观之美的本质6.旅游之美的本质7.旅游审美心理过程及美感特征等等。


授课目标

旅游美学是一门受旅游热潮推动而建立的带有交叉学科特点的新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旅游美学理论指导旅游审美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实地体验、作品赏析等方法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旅游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各种旅游美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旅游实践的品位和格调。每次讨论前学生应提交讨论提纲,教师事先也要作好充分准备,以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本课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即时播放或展示各类教学辅助资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试一般采用写论文方式进行。要求论文选题有一定的新意,能围绕旅游美学或旅游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构严谨,文笔流畅。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论文成绩占70%。


成绩要求

成绩包括观看网课录像、回答随机弹题、章节讨论题和测试题,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的综合加权成绩。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什么是旅游美学、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清楚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并熟悉《旅游美学》教材。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难点: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1.1 “美”字的解释
1.2 美的本质
1.3 关于美感
1.4 关于美学
风景美与观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风景美的形态,认识其特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进而掌握欣赏风景美的要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难点:风景美的观赏要领:方法、距离、角度、时间。
2.1 风景美的形态
2.2 风景美的特点之一
2.3 风景美的特点之二
2.4 风景美的特点之三
2.5 如何欣赏风景美
中国园林与欣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掌握中国园林构成要素,认识中国园林观赏的审美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造园特点:讲究“五要”、“五避”。难点:景观审美:景观线、景观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
3.1 西方园林简介
3.2 中国园林艺术特点
3.3 中国园林分类
3.4 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
3.5 园林的欣赏
中国画与欣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画的形成、发展及一般知识,如制作方法、种类等;认识和掌握中国画的一般艺术规律在旅游中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画的一般知识:中国画概况、中国画分类方法、文人画、工笔画和写意、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动物画。难点:艺术规律及审美特征:意境、气韵、格调、品味;画分四品:逸品、神品、妙品、能品。
4.1 中国画的概述
4.2 中国画种类
4.3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与欣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书法在旅游中的地位以及书体种类的特征和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书体种类: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难点:书法的审美特征: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形与神的美、意境美、情的美。
5.1 中国书法在旅游中的表现
5.2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5.3 书法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建筑与欣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形态特征,了解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进而掌握其审美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建筑形式特征:城池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难点:古建筑的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6.1 中国建筑发展简史
6.2 古代房屋的主要形式和装饰
6.3 宫殿和礼制建筑
6.4 城防建筑
6.5 陵墓建筑
6.6 民居
6.7 中国建筑的希望
中国古代雕塑与欣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雕塑艺术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形态特征,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进而掌握其审美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雕塑形式特征:圆雕、浮雕、透雕;其社会功能:陈列性、纪念性、园林雕塑、建筑雕塑、环境雕塑难点:雕塑的审美特征:象征性、装饰性、假定性、类型化。
7.1 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简史
7.2 雕塑的一般特征和形式
7.3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
7.4 旅游景区的雕塑
7.5 著名标志性的城市雕塑
中国旅游纪念品及审美特征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形态特征,了解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进而掌握其审美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旅游纪念品的特征: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民族风格、地方特色、难点: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功能美、形式美、质美。
8.1 中国特种工艺美术品之一
8.2 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二
8.3 中国民间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
8.4 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间节日与饮食文化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农历纪年的背景下,各类传统节日的时间、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和纪念方式等,进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亚文化的了解和欣赏。另外增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按照时间序列,了解重要的几种汉族传统节日及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庆。知晓中国特色饮食的审美特征。难点:重大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传统饮食礼俗和以酒文化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的特征。
9.1 民间节日风俗
9.2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主流观念
9.3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9.4 中国酒文化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旅游学概论

美学概论

中国艺术史

参考资料

乔修业

旅游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庄志民

马莹

叶朗

李燕琴

马向青

 旅游美学新编

旅游美学

美学原理

旅游资源学

旅游文化

格致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大出版社


山东财经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杨亮

杨亮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