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其基本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问题。而“旅游美学”则是美学原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在党中央强调全面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旅游及其产业成为广义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同时,旅游行为作为一种发端于原始时期的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一直是为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作为一般的大学生应当掌握最基本的美学原理并能够在某具体领域进行实践和检验,而修读《旅游美学》课程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和机会,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其旅游审美知识、培养学生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程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l 探讨美学的基本原理,比如美的本质是什么?深刻认识到“美”及其“审美”是关乎人类情感、人生价值、人类认识能力、人生意义的问题;
l 基于美学角度还原并关照自然与人文景观世界的美及其本质和特征;
l 了解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明确旅游审美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掌握一定的旅游审美概念和方法,例如移情与距离、节奏与平衡等;
l 旅游审美心理:包括审美需求与动机、审美心理要素、审美意识与个性、审美感受层次,如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等;
l 旅游审美文化:包括基本文化学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构造景观和审美过程中的表现等……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美学理论知识,了解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本质特点,获得旅游审美的基本方法,在尽量熟悉各类景观的审美价值后,提高综合审美修养,陶冶人文审美情趣,注重自身的形象美和行为美。尤其重要是的是提升自身审美意识和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创造、开发、传播、消费、鉴赏和评价旅游产品。具体内容包括1.美学基本原理2.自然景观世界及其审美3.人类景观世界及其审美4.艺术景观世界及其审美5.景观之美的本质6.旅游之美的本质7.旅游审美心理过程及美感特征等等。
旅游美学是一门受旅游热潮推动而建立的带有交叉学科特点的新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旅游美学理论指导旅游审美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实地体验、作品赏析等方法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旅游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各种旅游美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旅游实践的品位和格调。每次讨论前学生应提交讨论提纲,教师事先也要作好充分准备,以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本课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即时播放或展示各类教学辅助资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试一般采用写论文方式进行。要求论文选题有一定的新意,能围绕旅游美学或旅游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构严谨,文笔流畅。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论文成绩占70%。
成绩包括观看网课录像、回答随机弹题、章节讨论题和测试题,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的综合加权成绩。
旅游学概论
美学概论
中国艺术史
乔修业 | 旅游美学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庄志民 马莹 叶朗 李燕琴 马向青 | 旅游美学新编 旅游美学 美学原理 旅游资源学 旅游文化 | 格致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大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