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和软件的基本概念,系统性地增强对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两大学科知识结构的了解,为今后的IT技术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全面介绍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在Internet环境下,介绍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软件工具对网络和计算机进行操作和维护的实用技术。课程主要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及其应用、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产业等。
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由软件学院资深的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分专题为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课程设计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采用一课一练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通过动手学习知识,快速掌握计算机的日常运用。
本课程比相较于传统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本课程除了同样的涉众面光广,又现实价值实用性强,可持续扩展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1)更更强的专业性与系统性,。课程从专业的角度,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介绍知识;(2)更强的应用性。课程聚焦点为计算机系统和软件,面向计算机的应用,而不简单是使用;(3)促进学科交叉。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将最新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到本专业的学习中,为学生的本专业学习提供支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4)更好的应用性。大量的实验使学生有机会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周 计算机和数字基础
1.1 计算机系统基础
1.2 数据的表示
作业1
实验1
第二周 计算机硬件
2.1 个人计算机基础
2.2 主板
2.3 CPU
2.4 CPU性能
2.5 光学存储与磁存储
2.6 输入输出设备
实验视频:计算机硬盘参数
作业2
实验2
第三周 数字媒体
3.1 数字声音
3.2 图像
3.3 图形
3.4 数字视频
实验:多媒体实验
作业3
第四周 计算机软件系统
4.1 软件基础
4.2 购买软件
4.3 安装软件与升级
4.4 办公套件
实验视频:Excel 操作视频
实验视频:Word 操作视频
作业4
实验4
第五周 计算机软件系统
5.1 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1
5.2 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2
5.3 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3
5.4 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4
实验视频
实验5
作业5
第六周 计算机网络系统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2 Internet 技术基础
实验视频:ipconfig 使用
实验视频:ping 使用
实验视频:nslookup 使用
作业6
实验6
第七周 计算机网络系统
7.1 有线与无线网络技术
7.2 Web 技术
实验视频:局域网内实现文件共享实验
实验视频:利用蓝牙实现文件传输实验
作业7
实验7
第八周 计算机网络系统
8.1 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
8.2 电子邮件与常见网络应用
实验视频:FTP服务器搭建与配置
实验视频:个人主页开发实验
实验8
作业8
第九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9.1 信息系统(IS)简介
9.2 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分析
9.3 信息系统开发:系统设计
9.4 信息系统开发:系统实现和测试
9.5 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
实验视频:数据库系统实验
作业9
实验9
第十周 数据库系统
10.1 文件与数据库概念
10.2 数据库管理工具
10.3 数据库设计
10.4 SQL 编程语言
10.5 Web 数据库
实验视频:数据库应用实验
实验10
作业10
第十一周 计算机系统安全
11.1 计算机系统安全
实验视频
作业11
第十二周 计算机编程
作业12
12.1 计算机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