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是整合医学乃至人文社会学科所有相关研究成果,反映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致病机制和健全机制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使命是“知疾病之然,知疾病之所以然”。病理生理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整合;同时,它是医学的 “万维网”,在生物医学教育和研究中占据中心位置;而且,在研究与生俱来就有技术故障和技术缺陷的生物个体的医学自然学科领域中,它最富有哲学含义。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分类系统中,病理生理学课程教育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教学以稳态为基石,重点介绍人类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基本病因和基本机制。它期望学生永怀对患者悲悯之心,对疾病带敬畏之情,用怀疑和批判精神去学习,提升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思维的严谨度、缜密度和逻辑推理能力,以成为医学的智者,造福人类。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医学学科分支越来越细。但所谓教科书是指:“把已知的、肯定的东西传递给学生。”上述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三基”,一方面具有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有普适性的特点。因此, 针对双一流大学医药及相关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而言,主要的差异是学习的广度而非学习的深度。即根据学生专业和教学时长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章节,且共享教材也为不同层次学生比较学习内容的不同打开了方便之门。
病理生理学是整合医学乃至人文社会学科所有相关研究成果,反映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致病机制和健全机制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使命是“知疾病之然,知疾病之所以然”。病理生理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整合;同时,它是医学的 “万维网”,在生物医学教育和研究中占据中心位置;而且,在研究与生俱来就有技术故障和技术缺陷的生物个体的医学自然学科领域中,它最富有哲学含义。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分类系统中,病理生理学课程教育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教学以稳态为基石,重点介绍人类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基本病因和基本机制。它期望学生永怀对患者悲悯之心,对疾病带敬畏之情,用怀疑和批判精神去学习,提升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思维的严谨度、缜密度和逻辑推理能力,以成为医学的智者,造福人类。
课程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60%)+ 期末闭卷成绩(40%)组成,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60%)
(1)SPOC线上学习部分考核:测试和讨论,占比15%;
(2)小组集体病例讨论(包括PPT讲解)2次(各10 %,共20%)
(3)平时小测验10次(共20 %)
(4)期中考试(开卷,重点内容是SPOC线上学习的五章)(5 %)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及平时教学反馈,设计考试题型和考试内容,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总分数为100分。卷面分数必须达60分。具体题型包括:名词解释 2分×10;填空题 1分×10;判断并改错题 2分×10;简答题 10分×3;病案分析题 20分×1。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
推荐教材:
《病理生理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黄宁,赵敬主编,2018年。
《病理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肖献忠主编(第四版),2018年。
《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建枝、钱睿哲主编(第九版),2018年。
《病理生理学》(八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建枝、钱睿哲主编(第三版),2015年。
《病理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姜勇主编,2011年。
《病理生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吴立玲主编,2014年。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陈琪主编,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