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物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本课程系统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同时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课程教学相对接。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熟悉运输管理、仓储作业和管理、现代包装技术、装卸搬运的组织、物流配送组织和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
1.物流概论 | |
物流基本 概念 | 1.理解物流的定义 |
2.掌握物流的功能 | |
3.理解物流的效用 | |
4. 了解物流的分类 | |
5. 掌握物流的理论及观念 | |
物流管理 | 1.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 |
2.掌握物流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 |
3.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 |
4. 了解物流管理的步骤 | |
5.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 |
2.物流的基本功能 | |
物流运输 管理 | 1.理解运输的概念 |
2.掌握运输方式及分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 |
3.掌握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 |
4.了解不合理运输的形式 | |
5. 掌握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 |
物流仓储 管理 | 1.理解仓库与仓储的概念 |
2.了解仓库的功能 | |
3.掌握仓库业务管理:入库作业、保管作业、出库作业 | |
4. 了解库存的含义、功能及分类 | |
5.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决策 | |
6. 掌握库存结构管理ABC分类,能应用此方法进行库存管理和控制 | |
7. 掌握库存数量管理EOQ,能应用此方法进行库存管理和控制 | |
物流包装 管理 | 1.理解包装的定义 |
2.掌握包装的功能 | |
3.了解包装的分类 | |
4. 了解常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 | |
5. 理解包装合理化的要求 | |
6. 掌握实现包装合理化的途径 | |
装卸搬运 管理 | 1.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及特点 |
2.了解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 | |
3.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目标 | |
4. 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 | |
5. 掌握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 | |
物流配送 管理 | 1.掌握配送的涵义及特点 |
2.了解配送的种类 | |
3.理解配送合理化: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 |
4.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及作用 | |
5.理解配送中心的功能 | |
6. 了解配送中心的类型 | |
7. 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 |
流通加工 管理 | 1.理解流通加工的定义 |
2.了解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 | |
3.掌握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 | |
物流信息 技术 | 1.了解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 |
2.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
3.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BARCODE、射频技术RF | |
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电子资金转账EFT、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 |
3.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 |
企业物流 | 1.理解企业物流的含义 |
2.掌握企业供应物流:供应物流的概念、作用、合理化 | |
3.掌握企业生产物流:生产物流的概念、作用、合理化 | |
4.掌握企业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的概念、作用、流程 | |
5.掌握企业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的定义、作用、内容 | |
第三方物流 | 1.理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2.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功能 | |
3.了解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 |
4.掌握第三方物流的选择与实施 | |
第四方物流 | 1.了解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
企业物流 外包 | 1.理解企业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 |
2.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潜在风险 | |
3.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注意事项 | |
4. 掌握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 |
(二)能力目标
1.运输管理:能签订运输合同。能处理运输事故和判别违约责任。能对货物运输进行成本计算和费用结算。能开发国际货代业务,能与国外代理进行询价、报价、结算等操作。能处理国际货代业务中的货运事故并索赔。能应用作业成本法分离间接费用
2.仓储管理:根据入库物品的属性,计算入库影响因素的控制要点;会根据入库需要,编制入库作业计划;能根据入库计划的编会,调度(安排)合理资源,进行作业管理。能制定盘点方案,并组织实施 。能分析差错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技能拓展)。能运用EIQ分析,确定拣选方式。会计算客户优先级,并制订库存分配计划。能根据作业需求,规划合理的作业动线;能根据作业需求与作业动线,合理配置作业设备资源。能编制库存管理计划;能进行库存分析并优化库存结构。
3.配送管理:能运用配载的方法制定配载方案;能优化配送路线并会制定运送方案。能制定配送作业计划。能实施配送作业计划。能编制运输量计划。能编制车辆计划。能编制车辆运用计划。能编制车辆作业计划。能识别不合理的运输线路。能优化运输路线。能进行运输工具配载。
4.物流信息管理:能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物流作业管理;能对管理报表进行分析应用。能运用智能化系统完成物流任务;能对智能化物流系统进行日常管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2.培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整洁规范、协作共赢、高效快速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3.培养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谨慎的学习工作态度;
4.培养学生对物流的热爱,激发对智慧物流的兴趣;
5.培养学员节约意识;
6.树立学员追求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工作意识;
7.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8.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9.培养学生的智能化、系统化及创新思维。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1.期末考试成绩:60%
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理论考核成绩:100%(期末在线考试,由系统自动判定成绩)
2.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
平时过程考核成绩组成:
①考勤情况:20%
②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作业、单元测验及半期考试成绩:60%(在线完成作业及测验,由系统自动判定成绩)
③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能力及态度表现:20%(主要由学生在线下课堂的课堂表现及线上平台的互动、讨论发言的数量及质量决定)
学生已完成《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
1.教辅资料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出版社 |
1 | 《新编现代物流学》 | 王之泰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2 | 《物流基础》(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邱渡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3 | 《企业物流管理》 | 赵启兰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4 |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 | 张理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5 | 《第三方物流》 | 姜春华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学习资源平台
本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主要依托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物流管理基础》独立SPOC课程具备完整的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大纲、课程授课计划、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课件、知识点讲解视频、物流案例、物流视频、单元作业、单元测试、学习讨论、考试试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