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建筑力学
分享
spContent=建筑力学课程,是土建大类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的理论依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构件和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它将打开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会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危险截面的位置,力的传递途径,结构和构件的失效或破坏等等,这样才能很好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地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二、本课程的主题


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的理论依据

三、特色和亮点

1、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有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所有教师均为双师资格 本课程专业领域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

2、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遵循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

3、教学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实体课堂三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视频教学,线下实践,实体课堂面授、答疑、解惑。

四、课程授课目标:

1、思政目标

  (1)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注重学生的自身发现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4) 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1)了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正确理解力和力偶的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点之矩

(3)正确理解内力、变形、应力、应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4)掌握4种基本变形的特点,横截面内力和应力计算

(5)掌握平面杆件体系几何组成的基本规律

(6)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7)了解结构位移计算的基本原理

(8)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

3.技能目标:

 (1)能从简单的物体系统中选取脱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2)能熟练地运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支座反力

  (3)熟练运用截面法及其它方法分析杆件内力,并正确画出内力图

  (4)能对一般的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5)能熟练绘制多跨静定梁、刚架的内力图。了解桁架、拱及排架的力学特征。

(6)能熟练应用图形相乘法计算梁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7)能用力法计算单跨超静定梁

成绩 要求

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30%线上测验成绩+30%视频学习(15%视频学习时长+15%视频学习个数)+5%出勤+10%讨论+25%作业

作业要求学生互评;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6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度数学》《普通物理学》

学生必须具备物理学中基本的力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倒数与积分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参考资料

《建筑力学》  主编  沈养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9月第二版

《建筑力学》主编  刘明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