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数据的采集为新型制造业赋予了智慧的双眼,通过RFID技术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能够保证物联系统的互联互通。
《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旨在通过实际产线的项目驱动,使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分析、实现过程中掌握RFID及其技术特点,RFID系统的组成、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RFID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RFID的标准及规范;并能够根据系统需求熟练完成硬件选型,具备项目需求分析、项目数据库与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的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RFID基础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物联网综合项目实施能力,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意识和多元化综合发展的素养。
数据的采集为新型制造业赋予了智慧的双眼,通过RFID技术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能够保证物联系统的互联互通。
《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旨在通过实际产线的项目驱动,使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分析、实现过程中掌握RFID及其技术特点,RFID系统的组成、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RFID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RFID的标准及规范;并能够根据系统需求熟练完成硬件选型,具备项目需求分析、项目数据库与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的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RFID基础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物联网综合项目实施能力,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意识和多元化综合发展的素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RFID技术及应用》做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专业基本课程以后,通过本课程与《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布线技术》等课程一起,为学生搭建起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使得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
本课程通过产线数据采集项目的引入,通过线上资源让学生从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构RFID的相关技术知识体系,同时通过线下的教学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小组协同的方式中完成项目推进,建构项目实施的基础能力。
成绩 要求
可以报考"物联网工程实施与运维(中级)职业技能等级"
课程大纲
模块一:RFID基础知识
课时目标: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形式,教学PPT、视频及实例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实施教学,让学生了解RFID的基本概念、RFID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典型应用领域;
1.1 项目背景——RFID概述与现状
1.2 项目背景——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模块二:需求分析与设计
课时目标:重点用理实一体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产线实地调研,从而掌握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法和过程,并通过需求分析报告让学生对项目的需求调研落于实处。
2.1 需求分析与设计——拉链产线项目介绍
2.2 需求分析与设计——拉链产线的实地调研
2.3 需求分析与设计——拉链产线的项目总体分析(讨论)
2.4 需求分析与设计——需求分析报告(习题)
模块三:数据采集
课时目标:以项目数据采集功能为主线,融入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组成、RFID硬件及其选型设计知识点,培养学生项目功能、工作过程的分析能力,具备项目硬件系统的架构设计能力,并能完成系统方案书的撰写。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工作过程调研(讨论)
3.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工作过程分析
3.3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方式分析
3.4 数据采集——硬件选型设计
3.5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3.6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系统方案书(习题);阶段测验
模块四:数据处理
课时目标:以项目数据处理为主线,融入数据存储、数据通信、数据校验和RFID防碰撞知识点,结合数据库和窗体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项目项目程序设计与实现的能力、项目程序调试的能力。
4.1 数据处理——标签及其存储读写
4.2 数据处理——读写实验
4.3 数据处理——数据调制与编码
4.4 数据处理——RFID的数据校验
4.5 数据处理——RFID的防碰撞算法
4.6 数据处理——防碰撞实验
4.7 数据处理——项目系统数据库与表的设计(讨论)
4.8 数据处理——项目系统表单的设计与实现(讨论)
4.9 数据处理——系统程序设计、实现
4.10 数据处理——系统调试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