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是各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 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性,在教学过程的实施当中,该门课程被分为理论部分(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32学时+ 实验部分(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32学时,共64学时。理论部分主要是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发展、特点、概述、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讲解,实验部分主要是针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10%,实验作业40%,平台作业和测验50%。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Word综合应用(4)
实验:PowerPoint综合应用
计算机网络概述
实验:Excel综合应用(1)
实验:Excel综合应用(2)
实验:互联网的使用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提供的服务
习题8
第8章课后测试
名词解释填空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验:word综合操作(1)
计算机工作原理及软件系统
实验:word综合操作(2)
计算机技术概览
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1章作业
第2章 信息技术表示
进位计数制简介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之间的互换
实验:word综合应用(3)
英文、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第二章课后测试
课后作业:习题2
第3章 操作系统
文件的基本知识
windows7操作系统介绍
操作系统简介
实验:Windows操作
第3章课后测试
课后作业:习题三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实验:论文排版操作
实验:宣传单的制作
第4章课后测试
实验:自荐信的制作
字符格式及段落格式排版
图文混排
长文档排版
第四章课后练习
第5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实验:图表制作
第5章课后测试
实验:Excel成绩表的录入及格式化操作
Excel数据的录入及单元格格式化
实验: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Excel数据清单操作
实验:excel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透视表的操作
Excel的图表的制作
说明excel函数中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求最小、求个数的函数名及使用方法
第6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美化
演示文稿的创建
实验: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美化
习题6
第6章课后测试
第7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简介
第7章 作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