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1976年开设“雷达气象学”课程,积累了40多年的教学成果,编写和出版了《雷达气象学》教材,成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学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应用气象专业、大气环境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海洋专业、水文专业都将“雷达气象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由于是专业类课程,一般是大三阶段开课,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32学时,少数专业是64学时或48学时,有的专业还开设了匹配的实习课程。
中尺度对流系统是暴雨、龙卷、冰雹等灾害的天气,天气雷达是目前探测中尺度降水系统的最有效设备。学习雷达气象学,可以有效地监测和分析灾害性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为短时天气预报和气象减灾服务。
雷达气象学主要阐述降水粒子(雨滴、雪花、冰雹)的散射理论,从而建立雷达气象方程,可以准确地探测降水的强度;在讲解多普勒效应的基础上,解释多普勒雷达探测降水系统的移动情况,为预报带来极大的帮助;课程还要讲解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双偏振参量,可以有效地识别降水系统的特性。
因此,学习雷达气象学,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尺度降水系统的监测和预报,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够定量估测大区域的降水以及为城市内涝和水库的水量调度提供科学数据;可以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近年来,随着数据同化方案的成熟,雷达数据成了数值预报模式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所以气象部门注重气象雷达的应用,雷达气象学知识成为天气预报人员必备知识。
教学团队精心准备了这门课程,内容完整、时间分配合理,强化了《雷达气象学》(张培昌编著)教材中关于双线偏振雷达探测的内容,符合当代雷达气象业务的需求;本课程不仅文档材料丰富、内容准确,还设计了很多有启发性的习题,对课程学习和复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掌握气象雷达的探测理论,并能够解释和分析雷达回波图像;对一些特殊回波,能够从理论上进行解释。能准确分析大尺度系统的风场,能够识别降水类型,提高短时天气预报的能力。
(1)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
(2)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单元测验20%,课后作业20%,课堂讨论10%,考试50%;
(3)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60分)
暂无证书
部分《大气物理学》或《天气学》知识,以及基本的电磁场知识。
《雷达气象学》,张培昌 等编著,气象出版社 (有多个版次,但内容基本一致)
《多普勒雷达与气象观测》,李忱 等译,气象出版社,201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