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结合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等,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而设立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丰富而实际,与我们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一起探寻人生价值、理想信仰、道德成长、社会职业、爱情家庭、法律社会等话题,让我们理性地去环视生活展现在眼前的画卷,浪漫地去追寻未来的世界图景,踏实地去争取自我的每一步成长。
知识目标:完成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三模块系统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社会理论热点,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社会、个人发展有正确的关系认知,掌握相关理论逻辑体系。
能力目标:能思辨表达不同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科学与否,愿意并能结合课程作业实践,乐于合作分享,在研学中增进思辨力、表达力、合作力、行动力和坚持力。
素质目标:对个人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充满信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热诚,具有内发性的专业成长动力。
本课程坚持全程化考核原则,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线上成绩含:(1)平时成绩占80%(包括专题作业和专题测验、视频及PPT等资源的学习完成度、讨论区参与度)(2)期末考试占20%,涵括课程全部专题内容,题型题量定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思想政治》是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后续课程为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选用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23年2月版
参考书目:
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考证中的作用如何?
答:本课程核心知识点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小教(学前)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卷中的必考基础知识点,也是专升本、考研等升学考试中必备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