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有机化学(上)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29日 ~ 2019年12月29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的世界,它离不开有机化合物,丰富多彩、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怎样得来,有何奇异之处?本课程带你进入绚丽的有机化学世界,揭开有机化学奇妙的面纱,感受其魅力。本课程将夯实您的有机化学基础,培养您的科学研究素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为您未来探索科学世界奥秘奠定坚实基础。
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的世界,它离不开有机化合物,丰富多彩、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怎样得来,有何奇异之处?本课程带你进入绚丽的有机化学世界,揭开有机化学奇妙的面纱,感受其魅力。本课程将夯实您的有机化学基础,培养您的科学研究素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为您未来探索科学世界奥秘奠定坚实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校面向本科生已开课18年。目前,每学年面向以上9个专业、600余名学生开设。该课程分别于2013年、2016年立项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有机化学》(上)内容主要涉及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和立体化学。以官能团为主线,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反应方式、结构与性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应用等。




授课目标

          本课程内容上精选了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点,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有机分子的成键方式、共价键的基本属性、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特点,了解这些基本知识与学科研究前沿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习资料包括视频、PPT文档、教案、单元测试、课堂讨论、单元作业等,希望能为大家提供较好较便利的自学条件,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和线下课堂相结合,来夯实有机化学基础。有问题也可以在讨论区中尽情探讨,互相学习。

成绩 要求

合格:60分至79分;

优秀:80分至100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理解和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1.1 杂化轨道理论
烷烃
课时目标:1、 熟练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2、 理解碳原子sp3杂化的特点,σ键的形成3、 掌握构象式的书写方法4、 理解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掌握碳自由基的稳定性判断
2.1烷烃的命名
2.2烷烃的构型
2.3烷烃的构象
2.4烷烃的卤代反应
烯烃
课时目标:1、 掌握烯烃的命名方法,基团次序规则,Z、E命名法2、 掌握碳原子sp2杂化的特点、π键的形成和特点3、 掌握烯烃与各种试剂的加成反应及亲电加成历程4、 熟练掌握马氏规则和过氧化物效应5、 掌握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判断
3.1 烯烃的结构
3.2 烯烃的异构和命名
3.3 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
3.4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的亲电加成反应——马氏规则
3.5 烯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反应
3.6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
3.7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
3.8 烯烃的氧化反应
炔烃 二烯烃
课时目标:1、 掌握碳原子sp杂化的特点及炔烃的形成和特点2、 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3、 掌握共轭二烯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及其应用4、 了解超共轭效应5、 掌握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6、 能运用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原理来解释不同条件下产物的组成分布
4.1 炔烃的结构
4.2 端基炔氢的酸性
4.3 炔烃的催化加氢反应
4.4 炔烃的加成反应
4.5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4.6 共轭效应(一)
4.7 共轭效应(二)
4.8 共轭二烯烃的1,2-和1,4-加成反应
4.9 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
第五章 脂环烃
课时目标:1、 了解拜耳张力学说2、 理解和掌握环己烷椅式构象、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构象
5.1 环烷烃的结构
5.2 简单环己烷的构象
5.3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单环芳烃
课时目标:1. 理解共振论理论,能正确书写共轭体系的共振杂化体2. 掌握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等)3. 熟练掌握苯环的亲电取代历程4. 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6.1 共振论
6.2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
6.3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6.4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课时目标:掌握休克尔规则及用休克尔规则判断非苯芳烃的方法
7.1 非苯芳烃
立体化学
课时目标:1、掌握立体异构、对称因素、手性碳原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概念2、掌握Fischer投影式的书写方法3、熟练掌握R/S命名法4、理解利用对称因素判别分子手性的方法
8.1 同分异构现象的分类
8.2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8.3 对映异构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8.4 构型的表示
8.5 构型的标记
8.6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8.7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8.8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卤代烃
课时目标:1.理解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掌握SN1和SN2反应的立体化学2.理解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3.掌握消除反应历程E1及E24.理解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竞争及其影响因素
9.1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及SN2
9.2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
9.3卤代烃消除反应历程E1及E2
9.4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

  


参考资料

1.徐寿昌,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3.  J. Clayden,etc, Organic Chemistry ,2nd,  Oxford Unversity press, 2012


常见问题

       

    欢迎您参与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参考的网络资源:

            1小木虫科研论坛 https://xmuchong.com/forum.php

            2徐寿昌《有机化学》考研考点精要及典型题精讲讲    

                https://www.kaoshidian.com/course/18035.htm

            3有机化学论坛  https://bbs.organicchem.com/

            4有机化学  https://www.organicchem.com/

            5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https://pubs.acs.org/journal/joceah/

            6)有机化学期刊   https://sioc-journal.cn/Jwk_yjhx/CN/volumn/home.shtml

            7Organic Chemistry News -- Science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news/matter_energy/organic_chemistry/

 






南京晓庄学院
7 位授课老师
施梅

施梅

副教授

陈新

陈新

讲师

陈红

陈红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