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是汉语言文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以讲解先秦两汉文学发展状况为主,内容涉及各阶段社会文化背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其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与风气、流派及风格,各种文体的演进发展轨迹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先秦两汉文学发展的情况,习得文学鉴赏与文本分析的基本技能,并且为下阶段的学习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突出文学与文化、赏析与批评、中国古代文本与现代西方理论(包括海外汉学)相结合的特色。教授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辅之以一定的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先秦两汉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系统掌握此时期代表作家、经典作品、创作观念、文学思潮、题材内容、形式技巧、风格流派等知识,进而增进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
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按平时成绩(占比20%)、讨论与发言(20%)、期末考试(70%)进行总成绩计算。
具有高中毕业程度的文史知识。
[1]袁珂编 中国古代神话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余冠英选编 诗经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马茂元选编 楚辞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杨伯峻译注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杨伯峻译注 孟子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1960
[6]陈鼓应注译 庄子今注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杨伯峻注 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汉]司马迁著,王伯祥选编 史记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9]余冠英选编 汉魏六朝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0]瞿蜕园选编 汉魏六朝赋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余冠英选编 乐府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12]马茂元著 古诗十九首初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