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生命是完整的系统,完整的儿童发展需要全面系统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三大主要因素,学校作为促进儿童成长的专业组织,有着受过教育训练的专业教师,有着经过千锤百炼的系统课程,有着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而家庭和社区这两大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既没有专业的指导者,也没有标准的课程与管理制度,它们融于儿童的成长环境,或者本身就是儿童生活的环境。
如何提升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质量,从而和学校教育一起合力提升儿童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人全面的成长?本课程首先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两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内容、原则和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家庭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则。
课程不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原理性理论课,而是一门面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进修和师范大学师范生学习的应用型课程。在将学校打造成社区教育资源中心的国际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学校应该承担起对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指导责任。
本课程在介绍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面向师范生和一线在职教师工作的实际,紧扣师范生与在职教师的学习工作特点,以系统论的理念和合作教育的观念为统领,引导师范生和一线教师掌握对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指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期提升他们整合两大教育资源的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儿童更全面的发展,促进学校更深刻的变革,以及推动社会更有序发展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分别达成如下目标:
一、面向师范生
传播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儿童系统发展的基本观念;
掌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内容与方法;
初步形成与家长沟通、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初步形成与社区合作,策划、设计与组织中小学及幼儿园社区教育项目的能力;
二、面向在职教师
更新儿童发展观,增强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对儿童发展系统影响的意识;
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内容与方法;
能形成系统开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方法体系;
能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动策划社区教育项目,促进学校课程的完善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理解教师学习家庭教育的意义;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强化教师的专业价值;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
课时
1.1家庭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
1.2家庭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
1.3家庭教育指导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掌握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掌握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
课时
2.1家庭与家庭教育的概念
,
2.2.1家庭教育的特征——情感特征
,
2.2.2家庭教育的特征——内容特征
,
2.2.3家庭教育的特征——方法特征
,
2.3.1家庭的功能
,
2.3.2家庭教育的功能
,
理解家庭教育的目标维度;掌握家庭教育学会生活目标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学会学习目标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涵养情感目标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端正情感目标的内涵。
课时
3.1家庭教育的目标——学会生活
,
3.2家庭教育的目标——学会家庭学习
,
3.3家庭教育的目标——涵养情感
,
3.4家庭教育的目标——端正价值
理解家庭教育内容的基本维度;掌握家庭教育内容健康维度的具体要求;掌握家庭教育内容习惯维度的具体要求;掌握家庭教育内容关系维度的具体要求;掌握家庭教育内容价值维度的具体要求。
课时
4.1家庭教育的内容——健康与运动
,
4.2家庭教育的内容——环境与习惯
,
4.3家庭教育的内容——情感与关系
,
4.4家庭教育的内容——社会与价值
掌握家庭教育说教沟通的基本方法;掌握家庭教育榜样法和示范法的基本区别;掌握家庭教育环境熏陶法的基本方法。
课时
5.1.1家庭教育的方法——说教沟通法(一)
,
5.1.2家庭教育的方法——说教沟通法(二)
,
5.2.1家庭教育的方法——榜样法
,
5.2.2家庭教育的方法——示范法
,
5.3家庭教育的方法——环境熏陶法
掌握家庭教育生活仪式法的基本特征;能指导家长根据生活仪式法开展家庭教育;掌握家庭教育计划习惯法的基本特征;能指导家长根据计划习惯法开展家庭教育。
课时
5.4.1家庭教育的方法——生活仪式法(一)
,
5.4.2家庭教育的方法——生活仪式法(二)
,
5.4.3家庭教育的方法——生活仪式法(三)
,
5.5.1家庭教育的方法——计划习惯法(一)
,
5.5.2家庭教育的方法——计划习惯法(二)
掌握家庭档案建设的基本流程;掌握家访的意义与基本流程;掌握家长会的意义与基本方法;掌握开放日的意义与基本流程;掌握亲子活动的意义与基本流程。
课时
6.1家庭档案建设
,
6.2.1家访(一)
,
6.2.2家访(二)
,
6.2.3家访(三)
,
6.3.1家长会(一)
,
6.3.2家长会(二)
,
6.3.3家长会(三)
,
6.4.1开放日(一)
,
6.4.2开放日(二)
,
6.5.1亲子活动(一)
,
6.5.2亲子活动(二)
,
掌握家长来访的基本接待流程与注意事项;掌握约谈家长的时机与基本流程;掌握家长学校的建设要求与工作方法;掌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架构与内容;掌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要求与基本流程。
课时
6.6.1.1家长来访(一)
,
6.6.1.2家长来访(二)
,
6.6.2.1约谈家长(一)
,
6.6.2.2约谈家长(二)
,
6.7.1.1家长学校(一)
,
6.7.1.2家长学校(二)
,
6.7.2.1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一)
,
6.7.2.2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二)
,
6.8.1家长委员会(一)
,
6.8.2家长委员会(二)
理解教师学习社区教育的意义;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强化教师的专业价值;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
课时
7.1社区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
7.2社区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
7.3社区教育指导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掌握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功能。
课时
8.1.1社区的基本概念
,
8.1.2社区的基本特征
,
8.2.1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
,
8.2.2社区教育的特征与功能取向
了解儿童发展取向的社区教育目标;掌握儿童发展取向的多维社区教育目标。
课时
9.1社区教育的目标分析
,
9.2儿童发展取向的社区教育目标——培养社会意识
,
9.3儿童发展取向的社区教育目标——获得社会知识
,
9.4儿童发展取向的社区教育目标——提升社会能力
,
掌握通过参观了解社区结构的内容与方法;掌握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功能的内容与方法;掌握通过实践了解社区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课时
10.1参观:了解社区结构
,
10.2调查:理解社区功能
,
10.3实践:参与社区管理
,
掌握任务式指导的社区教育指导方法;掌握参与式指导的社区教育指导方法;掌握服务式指导的社区教育指导方法。
课时
11.1社区教育指导方法——任务式指导
,
11.2社区教育指导方法——参与式指导
,
11.3社区教育指导方法——服务式指导
理解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结构;学习并形成教育整合资源的三大能力;教师能掌握整合资源能力提升的三大策略。
课时
12.1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结构
,
12.2.1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沟通能力
,
12.2.2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设计能力
,
12.2.3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执行与应变的能力
,
12.3.1教师整合资源能力提升策略——自我导向策略
,
12.3.2教师整合资源能力提升策略——参与服务策略
,
12.3.3教师整合资源能力提升策略——项目培育策略
,
参加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和学员具备如下基本知识:
教育学(教育概论)
教育哲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
2.殷飞.班主任的家校沟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3.殷飞.幼儿园教师家长工作指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
Q : 这个课程针对哪个学段的教师或者师范生?A : 本课程为基础教育教师和师范生准备的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适合中小幼各段在职教师进修,也适合在校师范生的学习。
Q : 课程中的社区教育是指学校开展的社区教育还是针对社区工作者的社区教育?A : 本课程的社区教育基本知识与概念,是对社区教育本体知识的介绍,社区教育指导主要是基于学校领域开展的,为了儿童发展的学校社区教育指导。
Q : 师范生和学校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家庭与社区教育?A : 这个问题在第一专题和第九个专题中进行了分析讲解。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学校教育改革,还是儿童发展规律,亦或是教师专业发展与幸福指数的提升,都需要我们有教育的系统观,家庭、学校与社区需要在学校的专业引领下形成“家-校-社”共育的局面,从而达到更好的共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