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名誉和地位,也有人说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那么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呢?与健康紧密相关、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人体健康的忠实卫士---神秘的免疫系统吧!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名誉和地位,也有人说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那么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呢?与健康紧密相关、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人体健康的忠实卫士---神秘的免疫系统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人体健康知识密切相关,在包括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在未来医学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肿瘤免疫治疗,以及经常会讨论到的机体抗感染免疫机制和炎症反应发生,都与本学科基础知识密切相关。
为方便同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掌握、分析、应用免疫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健康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为健康保驾护航,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总结数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按照重点突出、弃繁从简的设计原则,结合免疫学实际应用,有针对性地、按规范化设计要求,由专业人员拍摄制作了本视频课程。
该课程教学团队由江西省教学名师领衔,教学经验丰富,曾荣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课程内容精炼、PPT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较好的学习应用价值。
授课目标
1)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
2)培养和提高应用免疫学基本知识分析免疫学相关疾病的能力;
3)了解免疫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4)引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理解什么是免疫?免疫系统在哪里?免疫是怎么来的?,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免疫应答有哪些类型和特征?同时大致了解免疫学发展形成过程,以及免疫学快速发展的现状,理解学习免疫相关知识有什么重要价值和人生意义。
1.1 医学免疫学概述
1.2 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器官与组织
课时目标:学习了解免疫细胞是怎么来的,怎么由一个不具有免疫功能的干细胞分化发育成为了有特定功能的免疫细胞?了解身体这么组织,为何有些组织和器官在免疫功能上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学习了解免疫细胞在全身的分布与运动特点,更好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以运用。
抗原
课时目标:学习理解什么是抗原,初步理解为何有些物质我们通过吃或者注射、涂抹等方式接触都很安全,而有些物质却会引起过敏反应;理解如何描述一个物质具有引起免疫反应的特点。初步理解抗原的各种分类方法,并初步理解不同分类的特点和免疫学意义,也就是说初步理解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么多种多样分类,必须记住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分,其主要原因是实际上这些分类都是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特点有紧密关联的,所以,后面的免疫应答分子机制会按照这里不同的抗原种类来展开,因此,也很容易理解机体面对不同种类和特点的抗原,有独特的相应机制来发挥免疫功能,所以才要这么写和这么学。否则没有意义。因为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核心任务就是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所以先掌握了解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的种类和特点就非常重要。同时也只有对免疫机制有重要影响和密切相关的分类才是合理的,有用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
3.1 抗原的概念及特性
3.2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3.3 抗原的特异性
3.4 抗原的分类及医学意义
3.5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免疫球蛋白
课时目标:学习理解什么是抗体,和其他蛋白,特别是免疫球蛋白有什么差别。了解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学习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初步理解为什么全球很多大型医药公司开发的新药都是抗体,因为抗体有特定的免疫学功能,在疾病治疗、预防和检测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这些知识有重要的基础知识和重大潜在经济价值学习意义。例如:为何可以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或者抗体的方法来评价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抗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状态,我们打那么多基础疫苗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4.1 免疫球蛋白概述
4.2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4.3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补体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作为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补体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组成,它又是怎么被激活的,不同激活条途径有什么差异和特点?了解补体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初步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比方,临床上输错了血,为什么会产生严重后果;被毒蛇咬伤为什么可能致死,蛇毒是如何发挥致死功能的?补体又是如何参与临床相关疾病发生的?
5.1 补体系统概述
5.2 补体系统的激活
5.3 补体受提与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课时目标:从日常生活事件中,初步学习理解为什么同样接种疫苗或者接触某些物质,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正常产生抗体,而有些人不会产生抗体或者产生过敏反应。理解疫苗开发为什么非常难?在机制上理解什么是MHC分子,理解MHC与HLA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掌握 HLA 基因复合体中经典的 MHC I 类和 II 类基因的定位和结构及其表达产物-HLA I 类和 II 类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及功能特点;
6.1 HLA基因复合体概述
6.2 HLA分子结构与组织分布
6.3 MHC分子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6.4 MHC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
课时目标:学习了解机体内成千上万种蛋白质,为何有些蛋白可以抗肿瘤,有些蛋白却引起发热甚至机体出现大家听过的“细胞因子风暴“。学习了解为何很多科研人员和医药公司为研究开发属于细胞因子类别的药物。在机制上掌握细胞因子的种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概念;熟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与生物学活性;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与临床应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课时目标:不同细胞之所以会不同,一定有很多差异,其中细胞表面分子差异对其识别抗原或者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功能有重要影响;同时一个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蛋白,并且分布在不同部位或者在不同部位间移动游离,结合不同的特定对象,从而发挥功能。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是理解免疫细胞表面的许多在免疫功能发挥过程中的重要分子的命名、分类及典型功能,以及其参与相关疾病发生的简要过程。
免疫细胞
课时目标:本章与前面的第2讲和第6-9讲知识紧密关联,主要是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理解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内的主要免疫细胞是怎么分化发育形成的,理解T、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的多样性是怎么产生的?从而为深入理解不同免疫细胞为何具有不同功能打下基础。帮助理解为什么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通常接种一种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病原体感染,而不能预防其他的病原体感染。
9.1 造血干细胞
9.2 淋巴细胞
9.3 抗原提呈细胞
9.4 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
课时目标:本章是全书最为核心的内容。通过学习理解机体在面对不同威胁(不同种类抗原,如DNA、脂类、蛋白等)时,是如何通过不同免疫细胞来进行前期信号采集和调动全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作用,来激活淋巴细胞,并且在激活后是通过什么机制从而彻底清除威胁、保持内环境稳定的。初步理解不同种类的疫苗或者抗原刺激,为何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免疫学机制上学习掌握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等基本概念;理解抗原提呈的 MHC I 和 MHC II 类分子途径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主要功能。
10.1 免疫应答概述与抗原提呈
10.2 细胞免疫应答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0.3 细胞免疫应答2---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0.4 细胞免疫应答3---T细胞应答的效应
10.5 体液免疫应答1---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0.6 体液免疫应答2---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10.7 体液免疫应答3---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
10.8 固有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包括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尘螨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学特点。从机制上掌握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型和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1.1 Ⅰ型超敏反应
11.1 Ⅱ型超敏反应
11.1 Ⅲ型超敏反应
11.4 Ⅳ型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囊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免疫学特点。从机制上掌握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的概念;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抗原方面的因素。
12.1 自身免疫病
12.2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免疫缺陷病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艾滋病、X-性连锁无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免疫缺陷病的基本特点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熟悉并在必要时自觉运用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个人思想、行为防护意识。在免疫学机制方面,学习掌握免疫缺陷病概念、分类、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临床特点;AIDS 的传播途径;AIDS 的发病机制:HIV 侵入免疫细胞的机制;熟悉 X 性联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iGe orge 综合征、ADA 和 PNP 缺陷引起的 SCID的免疫发病学及免疫学特点;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AIDS 的预防和治疗;了解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AIDS 的发病机制:HIV 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HIV 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临床分期及免疫学特征。
13.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3.3 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则
移植免疫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临床肝移植、肾移植,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的免疫学特点,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学机制和预防原则,理解为什么输血可以很方便地在很基层医院进行,并且成功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从免疫学基础知识方面,掌握 T 细胞识别同种抗原的免疫学机制:受者 T 细胞对供者 MHC 分子的直接识别的概念、受者 T 细胞对供者 MHC 分子的间接识别的概念及基本过程;GVHR 和 HVGR 的概念;熟悉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靶抗原;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了解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14.1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14.2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分型
14.3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14.4 常见临床同种移植
肿瘤免疫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免疫在包括肝癌、肺癌、肠癌等各种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并努力记住和适时早期运用现有的早期诊断指标,养成对21-65岁女性、35岁以上普通人群的首次肿瘤早期筛查意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了解近期在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进展和伟大意义。在专业学习方面,掌握肿瘤抗原,TSA,TAA 的概念;熟悉肿瘤抗原的分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肿瘤的的免疫逃逸机制;了解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理;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15.1 肿瘤抗原
15.2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15.3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15.4 肿瘤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傅颖媛、冷静主编.医学免疫学(十二五规划).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3
ISBN 978-7-5100-3224-0
参考资料:
1、金伯泉主编.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6
2、曹雪涛主编. 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柳忠辉,吴雄文,主编.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4、Ivan Roitt et al,Immunology, Sixth Edition, Harcourt Asia Pte Ltd,2001.
Company,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