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所在知识点共分为八章进行授课,每周平均约5节在线授课,平均每周将完成1个综合知识点的教学,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为15分钟左右,总计8-9周约41节课共约600分钟结束整个网络在线课程项目教学任务。从第二章起每节课都结合理论阐述、练声、歌曲示范、教师讲解及总结等5个角度开展。在线授课之余,本慕课拟还将设置相关题库供学生自行学习,设置专门的作业区、讨论区、案例分析、在线考试及答疑等多个子版块,丰富本慕课的在线学习内容。推动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形成。
课程特色:
1.歌唱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本慕课内容从人类歌唱起源、发展史实,结合歌唱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授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技能性和舞台实践性。
2.授课对象的本体性:本慕课授课对象几乎全是本校学生,真实展现我校歌唱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发展设想。
3.实行专业与业余并重,通过慕课在线教学除了让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外,让更多的歌唱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声乐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宽声乐艺术传播的通俗化和广泛性,并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演唱相结合,以兴趣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普及声乐知识。
授课目标
目标在于本课程项目《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以我校本科音乐学精品课程《声乐I》作学科支撑,紧紧围绕网络教学特点,通过线下线上“双台理念”的贯彻与实施,通过借助网络平台,优化网络在线慕课教学模式,以慕课的形式将这门专业课程上传延伸到到互联网在线课堂中,让更多的歌唱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声乐知识,拓宽本幕课建设视野和提高本专业学科建设影响力。
目标在于本课程项目《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以我校本科音乐学精品课程《声乐I》作学科支撑,紧紧围绕网络教学特点,通过线下线上“双台理念”的贯彻与实施,通过借助网络平台,优化网络在线慕课教学模式,以慕课的形式将这门专业课程上传延伸到到互联网在线课堂中,让更多的歌唱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声乐知识,拓宽本幕课建设视野和提高本专业学科建设影响力。
本课程所在知识点共分为八章进行授课,平均每周完成一章内容约5个知识点在线视频授课及1次单元测验,视频授课共八周占总成绩30%;八章单元主、客观测试题占总成绩的35%;每周课程讨论占总成绩15%(课程讨论必须在“课堂讨论互动区”参与老师发起的讨论、发言、发帖或回复,达到5个以上才能得到满分);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占总成绩的20%。观看视频、单元测验、作业互评、期末考试成绩之和为最终结业成绩。总成绩达到60——80内为合格,颁发合格证书;达到80以上为优秀,颁发优秀证书。课程证书由主讲教师电子签名。学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证书发放工作由爱课程网负责。
预备知识
声乐发展史理论基础
歌唱发声训练基础知识
本幕课不仅适应于高校专业声乐教学与实践,也适合所有社会团体等歌唱爱好者学习。
[1]马腊费奥迪(意),卡鲁索歌唱发声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梅丽贝丝·邦奇[英]著,韩丽艳、蒋世雄译,歌唱动力学[M],中国广播图书出版社,2010.
[3]徐元勇,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备览[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4]林俊卿,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5]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M],收录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RLIN-CTK,1985.
[6]王宝璋,唱法论(咽音技法重点论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7]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8]刘文庆,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9]冯葆富,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M].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7
[10]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1]韩玉澎、王桂芳、刘卫防,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12]韩玉澎,中国民族声乐理论体系及其文化多元化发展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
[13]李二永,音乐表演艺术若干问题研究[M],伊德迈克出版社,2013
[14]梁琼、汪琦,中国经典歌剧演唱指要[M],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9.
[15]马秋华,中国经典歌剧戏曲唱段选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16]李武华,关于民族声乐发展问题的思考[J].交响,1997.
[17]庞忠海,论咽音发声技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
[18]李二永,中国古代声乐教育追述[J],中国之路 2015.
[19]李二永,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特征的回顾与思考[J],明斯克现代知识学院学报,2017
[20]钟传志,论“咽音练声法”与学生歌唱机能状态的建立[J],大家,2012.
[21]李 珺,民族声乐对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掘[J],江西社会科学,2015
1.我可以参与一门已经开课的课程吗?
不同课程的注册条例会有所区别。一些开课老师会较早关闭注册以保证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验,但是大多数老师会将注册时间开放至课程开始后的几天到几周不等的时间。不过,如果你较晚注册课程,相关的截止时间并不会推迟。因此,你需要查看课程公告及评分标准以确定自己错过的内容。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许多重要的截止时间,你仍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及思考问题旁听该课程(你无法得到课程证书),或者等待该课再次开课。
2.课程是免费的吗?
是的,现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或校内SPOC平台上的课程都是免费的,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学习。
3.忘记登录密码怎么办?请提供昵称,发送邮件。
4.学校云认证时,提示学号/认证码有误,无法认证怎么办?
MOOC和SPOC在“学校云”基本都是通用的,只是说MOOC是对外完全开放的,SPOC只有本校学生查看。学校云的认证信息由本校老师负责导入,如果认证时,提示学号/认证码有误,请联系本校高校管理员帮忙查询。如果无法联系到学校老师,可以提供您的学校名称,真实姓名,学号,及身份证后6位,发送邮件由平台工作人员帮您查询。另外,我校学校云里,我们的验证码就是学生身份证后六位,如果无效可能是与其他同学冲突,就输入888888即可。
5.我是否需要完成所有的作业?
有线下课程的在校专业生需要,其他学习者不需要。如果你想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按照授课老师制定的课程大纲和评分标准完成相关作业;如果你不需要证书,仅是为了扩充知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自由安排学习进程。
6.我可以同时选择多门课程吗?
可以。一名学员可注册的课程数不受限制,可以充分利用你的时间进行学习!
7.我可以重复选择同一门课程吗?
可以。许多课程会多次开课,你可以多次报名。在新的开课班次中,你在上个班次的学习记录将不会被保留。如果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从零开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8.课程结束后,我还能继续看到课程内容吗?
这问题将有学校各课程的具体政策而定,有的课程将在课程结束后关闭,有的课程允许已选课的用户查看历史记录,也有课程可能会对未选课用户开放部分内容,这将由课程团队决定,请关注课程大纲及公告了解相关信息。对于关闭后仍然开放的课程,在“我的课程”列表里,你可以点击“查看存档”查看以往的课程内容。
9.如何获得课程书?结业证书与杰出证书有何区别?
要想获得结业证书,你需要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包括观看视频,提交作业,参与互评和讨论等等。你需要及时查看课程大纲及公告,了解获得课程证书的具体要求。课程团队将根据你的最后得分判断是否颁发证书。在获得结业证书的基础上,表现尤为优异的学生将获得杰出证书。你可以点击页面右上方进入“我的资料”修改相关信息。
10.如果我没有修完课程或者某门课程成绩不合格,会对后续学习造成影响吗?
在Spoc以及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某门课程的学习优劣一般不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可以随时退出课程,不要担心有负面影响。
11.我可以在哪里看到我的最终成绩和证书?
你可以在“我的课程”的“已完成”列表中查看到已结束课程的信息。一般在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你将查询到自己的最终成绩及证书信息。
12.我感兴趣的课程暂时没有开课怎么办?
当你感兴趣的课程已经结束或暂无开课时间时,你可以点选课程页面的“收藏”按钮,将课程加入收藏,当课程再次开课时,将自动加入到“我的课程”列表中。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QQ:1102968330;82694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