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量
(2)期中考试成绩占20%。,形式有:案例分析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形式有:闭卷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deology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适应全部专业 是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3.课程目的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鉴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形式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4.学分与学时
3学分,总学时48课时
5.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扩充阅读资料:
1.韦秀英:《哈弗凌晨四点半》,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2.[古罗马]马克·奥勒留:《沉思录》,何怀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
4.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
5.[美]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6.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信仰的力量》,红旗出版社,2011年
7.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华艺出版社,2008年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9.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曁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南怀瑾:《论语别裁》(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12.朱光潜:《谈修养》,中华书局,2012年
1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
14.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6.资中筠,陈乐民:《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全2册)》,中国出版集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
6.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教授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互动参与法
二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与基本要求 | 课时安排 | 备注 |
授课(课时) | |||
绪论 | 了解: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 掌握: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 2 |
|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 4 | 案例讨论 2课时 |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 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掌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 | 4 | 课堂讨论 2课时 |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 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 4
|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2课时 |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掌握: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 4
|
|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理解: 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掌握: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 10 |
|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 16 | 案例讨论 2课时 观看资料片 累计2课时
|
期中考试以及答疑 |
| 4 |
|
总计 |
|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