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精选了一批世界文学史上思想艺术方面历来评价最高的作品,从西方古代文学到20世纪欧美文学的名著经典,通过“作家简介”、“内容梗概”、“思想与艺术性”三个方面展开解析。学习这些经典,将拓展学生外国文学知识领域,丰富审美趣味,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及整体文学素养。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
3.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文学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2.文学批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外国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价值、欣赏价值和借鉴意义。
3.文学体验、想象、构思等形象思维的能力;
4.比较分析能力,能够自觉地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中外文学特质的认识,拓展宏观视野。
1.按时完成“单元测验”或作业。
2.积极参加“论坛讨论”,只有参与教师发起的讨论话题,方可计入成绩。
3.总分构成:6次单元测试权重60%,主题讨论权重20%;作业权重20%。
4.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85分至100分为优秀。
第一单元 古希腊文学与中世纪文学经典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与影响。
2.了解“希腊神话及英雄传说”内容及特点,希腊悲喜剧代表作家作品。
3. 掌握《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4. 掌握但丁《神曲》思想与艺术的双重性。
【课时】8课时
1.1 希腊神话的魅力
1.2《荷马史诗》
1.3《俄狄浦斯王》
1.4 但丁《神曲》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 文艺复兴文学与启蒙文学经典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涵义及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的特征。
2.了解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阶段,掌握《哈姆莱特》人物形象特征与艺术成就。
3. 掌握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特征。
4.了解歌德主要创作概况,掌握《浮士德》思想与艺术方面的成就。
【课时】8课时
2.1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2.2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3 歌德《浮士德》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
第三单元 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经典(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了解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成就。
3.掌握“于连”悲剧的原因及《红与黑》的艺术特点。
4.了解巴尔扎克的创作概况、《人间喜剧》的思想意义,掌握《高老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特征与艺术特点。
5.掌握雨果《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征。
【课时】7课时
3.1 司汤达《红与黑》
3.2 巴尔扎克《高老头》
3.3 雨果《巴黎圣母院》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作业
第四单元 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经典(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傲慢与偏见》人物描写特点。
2.了解《简爱》女主人公形象特征。
3.掌握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艺术特点。
4. 掌握福楼拜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包法利夫人》“爱玛”的形象特征。
【课时】8课时
4.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4.2 夏洛特·勃朗特《简爱》
4.3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4.4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
第五单元 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经典(三)
【学习目标】
1.掌握陀思妥耶夫斯小说《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特征、心理描写技巧。
2.了解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掌握《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特征及小说艺术成就。
3.了解莫泊桑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掌握其“布局精巧,以小见大”的小说艺术特色。
【课时】7课时
5.1 陀思妥耶夫斯《罪与罚》
5.2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5.3 莫泊桑《羊脂球》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掌握卡夫卡《变形记》的艺术特点。
3.了解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艺术特点。
5.掌握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主题与艺术特点。
6.了解塞林格《麦田守望者》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7.掌握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主题与魔幻现实主义特点。
【课时】10课时
6.1 卡夫卡《变形记》
6.2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6.3 海明威《老人与海》
6.4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6.5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考核方式:单元讨论,单元测验,作业
[1] 余斌著《世界名著讲义》,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
[2] 杨莉馨 汪介之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