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中医与辨证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9月01日 ~ 2025年12月06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距离开课还有 43 天 已有 115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17)
spContent=古人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学好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暨南大学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在《中医与诊断》课程的基础上,又精心打造了它的姊妹课程《中医与辨证》。这门课程给大家讲述了中医几种常用的辨证方法,告诉大家为什么同一种疾病,中医治疗选用的方子不一样;让大家知道平时人们口中提到的阴虚、阳虚、气虚、瘀血具体是什么表现;让大家知道遇到感冒、咳嗽或者胃痛该如何进行分型治疗。《中医与辨证》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欢迎大家加入《中医与辨证》课程中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做自己的医生。
古人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学好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暨南大学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在《中医与诊断》课程的基础上,又精心打造了它的姊妹课程《中医与辨证》。这门课程给大家讲述了中医几种常用的辨证方法,告诉大家为什么同一种疾病,中医治疗选用的方子不一样;让大家知道平时人们口中提到的阴虚、阳虚、气虚、瘀血具体是什么表现;让大家知道遇到感冒、咳嗽或者胃痛该如何进行分型治疗。《中医与辨证》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欢迎大家加入《中医与辨证》课程中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做自己的医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医辨证学是研究辨别证候、探讨证候病理机制的一门学科,它是由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各科的中心环节。所谓中医学基础指的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等内容,临床学科指内、外、妇、儿的相关疾病治疗。中医辨证学在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诊法学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辨证的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与研究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服务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为学习者提供课程视频、电子讲稿、PPT、习题作业、在线测试、交流互动,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了解中医原理和中医诊断和辨证方法,并学会运用适当的四诊的方法来关注自身的健康以及疾病状况,判断自己的体质,或初步判断疾病的证型,并进行简单的治疗,为自身保健,及就医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授课目标

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了解中医原理和中医诊断和辨证方法,并学会运用适当的四诊的方法来关注自身的健康以及疾病状况,判断自己的体质,或初步判断疾病的证型,并进行简单的治疗,为自身保健,及就医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课程大纲

第一周 辨证概述

主要介绍“病”、“证”、“症”及“辨证”的概念

辨证概说章节测验

第一周 八纲辨证(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2.1表里辨证(1)

2.2表里辨证(2)

2.3寒热辨证

第一周 八纲辨证(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第二周 八纲辨证(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2.4虚实辨证

2.5阴阳辨证

八纲辨证(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第二周 八纲辨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2.6证候相兼 错杂

2.7 证候真假

2.8证候转化、意义

八纲辨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第三周 病因辨证(六淫辨证)

3.1.1风淫证

3.1.2寒淫证

3.1.3暑淫证

3.1.4湿淫证

3.1.5燥淫证

病因辨证(六淫辨证)

第四周 病因辨证(火淫证、七情辨证、劳伤、食积辨证)

3.1.6火淫证

3.2.1七情辨证(1)

3.2.2七情辨证(2)

3.3劳伤辨证和食积辨证

第四周 病因辨证(火淫证、七情辨证、劳伤、食积辨证)

第五周 气血津液辨证

4.1气虚类证候

4.2气滞类证候

4.3血病辨证,气血同病

4.4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第六周 脏腑辨证(心病辨证)

5.1.1心血虚、心阴虚

5.1.2心气虚、心阳虚

5.1.3心实证

心病辨证

第七周 脏腑辨证(肺病辨证、脾病辨证)

5.2.1肺病辨证虚证

5.2.2肺病辨证实证

5.3.1脾病辨证虚证

5.3.2脾病辨证实证

脾病辨证

肺病辨证

第八周 脏腑辨证 (肝病辨证)

5.4.1肝病辨证虚证

5.4.2肝病辨证实证(一)

5.4.3肝病辨证实证(二)

肝病辨证

第九周 脏腑辨证(肾病辨证)

5.5.1肾病辨证(一)

5.5.2肾病辨证(二)

肾病辨证

第十周 脏腑辨证(腑病辨证)

5.6.1腑病证候(一)

5.6.2腑病证候(二)

5.6.3腑病证候(三)

腑病证候

第十一周 脏腑辨证(脏腑兼证辨证)

5.7.1脏腑兼证辨证(一)

5.7.2脏腑兼证辨证(二)

5.7.3脏腑兼证辨证(三)

5.7.4脏腑兼证辨证(四)

脏腑兼证辨证

第十二周 其他辨证方法、结语

6.1六经辨证

6.2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其他辨证方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要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比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概念。具体内容可以在先修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与诊断-学做自己的医生》中学习。

参考资料

陈家旭等:《中医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6月

陈家旭等:《中医诊断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年6月

孙立、薛飞飞:《简明中医诊断治疗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孙立、薛飞飞: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与诊断-学做自己的医生》MOOC

《中医诊断学》 科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中医基础理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暨南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薛飞飞

薛飞飞

副教授

陈家旭

陈家旭

教授

李晓娟

李晓娟

讲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8233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481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372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3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