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发生一些健康问题。有人会马上去医院看医生,有人会自己去药店买药吃。其实,我们身上就有天然的“良药”,那就是经络和穴位。
《实用针灸学——经络养生与康复》是一门着眼于实用、面对普罗大众的针灸与经络科普课程。本课程从理论—操作—应用三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并从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入门,系统地讲解了中医和经络系统的奥秘、实用易学的针灸技术、以及如何运用经络穴位进行养生保健和调理常见疾病。学习本课程不需要任何的前驱知识,你所担心的,我们都帮你想到了。
本课程名称源自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魏波老师开设二十余年的公共选修课《实用针灸学》,在此对魏波老师及其父亲——著名针灸专家魏凤坡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本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一、入门理论篇:本篇主要讲解中医入门的基础知识,以及经络和穴位的一些规律和特性,为全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用针灸技术篇:本篇主要着眼于实用,主要讲授老百姓都能掌握的针灸调理技术,为经络养生和疾病调理作准备。
三、经络养生篇:本篇主要经过对人体经络循行和常用穴位作用的具体讲解,来介绍如果运用经络和穴位进行日常的养生保健。
四、疾病调理篇:本篇通过了解生活中常见疾病的特点,来学习如果在整体上运用经络和穴位进行疾病的调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一、课程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涵盖“理论——操作——应用”三大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从中医入门知识开始学习,不需要担心没有基础。
三、内容编排和针灸技术讲解均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掌握使用。
四、本课程有着大量的操作实践,而且所有的操作(包括穴位定位、针灸操作等)均有真人演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欢迎所有对中医经络和针灸保健感兴趣的人士选读本课程,让我们一起,用好经络、穴位这个天然“良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学习者通过学习,了解中医的理论基础以及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易用的针灸操作技术(如艾灸法、刮痧法、拔罐法、按摩法等),并且学会使用经络穴位进行日常保健和调理一些常见疾病。
本课程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单元测验】、【课程讨论】、【考试】。各部分分值占比分别为:30%、30%、40%。
【单元测验】全部为客观题,每单元随机抽取5道题目,每道2分,每单元满分为10分,将由系统自动计分。
【课程讨论】为老师在讨论区中的课堂交流区里所分布的讨论内容,本课程总共会发布6次讨论。参与全部的6次讨论即满分。
【考试】为本课程结束后的测试,由系统抽题,系统计分。
课时
1.1 此寸非彼寸:穴位定位方法
,
1.2 先从中医基础入门
,
1.3 阴阳:是中医,也是哲学
,
1.4 气血:人体生命基本物质
,
1.5 六脏:比五脏多一脏
,
1.6 六腑:六脏的最佳搭档
课时
2.1 针灸与经络的前世今生
,
2.2 十二经脉名称的秘密
,
2.3 十二经脉分布有规律
,
2.4 神秘的奇经八脉
,
2.5 正确认识穴位
,
2.6 穴位的三大作用
课时
3.1 针灸技术不止针和灸
,
3.2 比针更易用(一): 艾炷灸
,
3.3 比针更易用(二): 艾条灸
,
3.4 小罐有大作用: 拔罐
,
3.5 刮刮更健康: 刮痧
,
3.6 以手代针: 经络按摩
课时
4.1 肺经:止咳平喘保肺脏
,
4.2 心经:宁心安神通血脉
,
4.3 心包经:舒通经络理心胃
,
4.4 脾经:健脾祛湿补三阴
,
4.5 肾经:延年益寿滋肾阴
,
4.6 肝经:疏肝理气调情志
课时
5.1 大肠经:行气活血用途广
,
5.2 小肠经:明目清耳消诸痛
,
5.3 三焦经:清热止痛通宿便
,
5.4 胃经:美容强身健肠胃(一)
,
5.5 胃经:美容强身健肠胃(二)
课时
6.1 膀胱经:通调脏腑治腰腿(一)
,
6.2 膀胱经:通调脏腑治腰腿(二)
,
6.3 膀胱经:通调脏腑治腰腿(三)
,
6.4 胆经:祛风止痛益筋髓(一)
,
6.5 胆经:祛风止痛益筋髓(二)
课时
7.1 督脉:统率阳气善治脑(一)
,
7.2 督脉:统率阳气善治脑(二)
,
7.3 任脉:善补元气调脏腑(一)
,
7.4 任脉:善补元气调脏腑(二)
,
7.5 经外奇穴:经验效穴有奇功
课时
8.1 针灸调理总则
,
8.2 颈痛
,
8.3 肩痛
,
8.4 腰痛
,
8.5 扭伤
课时
9.1 胃痛
,
9.2 便秘
,
9.3 失眠
,
9.4 感冒
,
9.5 头痛头晕
,
9.6 中风后遗症
课时
10.1 月经不调与痛经
,
10.2 更年期综合征
,
10.3 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
,
10.4 单纯性肥胖
,
10.5 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
,
10.6 课程结束语
不需要预备知识。
针灸学. 梁繁荣, 王华.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8.
保健针灸学.何扬子.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7.02.
经穴养生就是特效药. 石学敏.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中医基础理论. 郑洪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8
Q : 讨论区如何使用?怎样才能得到平时成绩中【讨论】部分的分数呢?
A : 讨论区,设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只有参与课堂交流区(也就是课程团队在课件中发出的讨论帖)才会列入最终成绩。一般情况下,不能匿名发帖,且需要参与老师发起的所有讨论才能拿到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