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与香文化
分享
spContent=讲红楼,看建筑,游览大观园。庭院建筑,人体比喻:嘴是大门,内脏四合院,肋骨围墙,脊椎中轴线;脚是台基,身子柱梁,头是大屋顶。爱红楼,嗅香气,香飘园林世界。秦可卿房浊香调、王熙凤房辛香调、薛宝钗房凉香调、怡红院醇香调、潇湘馆清香调。香气空白,嗅觉审美。香气韵调,暗示性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清•曹雪芹著)的空间叙事艺术——实体的庭院建筑空间和虚化的香气空间在小说中的艺术表达和思想文化价值。《红楼梦》是中国庭院文学的典范,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宇宙观念,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空间艺术特色和精神伦理特质。

全课内容共8讲,每讲都从《红楼梦》的空间描写入手,追溯《红楼梦》的空间描写与中华文化的源流和联系,从《红楼梦》文学文本的“点”,辐射到中华文化的“面”,联系到中西文化的“体”,进行文学与文化的比较分析。通过《红楼梦》文学个案认识社会历史文化,又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中掌握《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

    

授课目标
本课程属于本科生通识课,有意将学术研究大众化,复杂理论简单化,抽象论述具象化,文献知识普及化,素质教育趣味化,追溯历史图像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跨学科平台重新整合中外文学知识谱系,创新性解读经典文学文本《红楼梦》。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跨界比较的创新思维。
成绩 要求

   合格: 60—84分

   优秀: 85分及以上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阅读《红楼梦》小说。

参考资料

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张世君著《世界文化视域中的〈红楼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张世君著《〈红楼梦〉的空间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张世君著《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