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农业科学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各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学习生物化学、农业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的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是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和2016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齐全,教学师资较强,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国家级和省级教改成果又融入各农科专业特点;将研究性和问题式教学法渗透教学过程。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旋光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硫磷类化合物、糖、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等。每一类化合物是通过命名、结构、性质及应用来讲授。
本团队将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研究成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解,将带领你在有机化学的五彩世界里漫游,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深切体会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依据《有机化学》(第三版,陈长水主编)制作,可供农林各专业人员学习和参考。
课程总计100分。
其中平时成绩50%(线上讨论10%,线下讨论10%,平时测试20%,见面课10%),期末线上测试占50%。
章名 | 节名 | 主讲教师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 曹敏惠 |
1.2 共价键理论 | 曹敏惠 | |
1.3 共价键的性质及断裂方式 | 曹敏惠 | |
1.4 有机化合物中的酸碱理论 | 曹敏惠 | |
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 | 2.1 烷烃的简介及命名 | 曹敏惠 |
2.2 烷烃的构象异构 | 曹敏惠 | |
2.3 烷烃的性质 | 曹敏惠 | |
2.4 环烷烃的分类与命名 | 曹敏惠 | |
2.5 环烷烃的性质 | 曹敏惠 | |
2.6 环烷烃的立体化学 | 曹敏惠 | |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 3.1烯炔烃的命名 | 曹敏惠 |
3.2 烯烃的异构现象 | 曹敏惠 | |
3.3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上半部分) | 曹敏惠 | |
3.4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下半部分) | 曹敏惠 | |
3.5 烯、炔烃的性质 | 曹敏惠 | |
3.6共轭二烯烃和共轭效应 | 曹敏惠 | |
3.7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讨论课 | 曹敏惠 | |
第四章 芳香烃 | 4.1 单环芳香烃的命名 | 曹敏惠 |
4.2 苯环结构的发现 | 曹敏惠 | |
4.3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 | 曹敏惠 | |
4.4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 曹敏惠 | |
4.5 苯环的加成反应与氧化反应 | 曹敏惠 | |
4.6 苯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 曹敏惠 | |
4.7稠环芳烃 | 曹敏惠 | |
4.8非苯芳香烃与休克尔规则 | 曹敏惠 |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5.1 同分异构现象与分子手性 | 曹敏惠 |
5.2 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曹敏惠 | |
5.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 曹敏惠 | |
5.4 旋光异构体构型的表示方法和标记方法 | 曹敏惠 | |
5.5 其他类型的旋光异构 | 曹敏惠 | |
5.6有机立体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 曹敏惠 | |
第六章 卤代烃 | 6.1卤代烃简介和命名 | 江洪 |
6.2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 江洪 | |
6.3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 江洪 | |
6.4消除反应 | 江洪 | |
6.5 和金属反应 | 江洪 | |
6.6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 江洪 | |
第七章 醇、酚、醚 | 7.1 醇简介和命名 | 江洪 |
7.2 醇的酸碱性、酯化、卤素取代 | 江洪 | |
7.3醇的脱水和氧化 | 江洪 | |
7.4 酚简介和命名 | 江洪 | |
7.5 酚的酸性、显色、成醚、酯化 | 江洪 | |
7.6 酚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及酚氧化 | 江洪 | |
7.7 醚简介及命名 | 江洪 | |
7.8 环醚 | 江洪 | |
第八章醛、酮、醌 | 8.1醛酮简介和命名 | 江洪 |
8.2 亲核加成反应 | 江洪 | |
8.3 和水、醇、格式试剂的加成 | 江洪 | |
8.4加成-消除反应 | 江洪 | |
8.5α-H的反应 | 江洪 | |
8.6 氧化还原反应 | 江洪 | |
8.7 醌 | 江洪 | |
第九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 9.1羧酸简介及命名 | 江洪 |
9.2 羧酸的酸性及衍生物生成 | 江洪 | |
9.3 羧酸热分解、α-H卤化和还原反应 | 江洪 | |
9.4 羧酸衍生物简介及命名 | 江洪 | |
9.5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 | 江洪 | |
9.6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 江洪 | |
9.7 取代羧酸 | 江洪 | |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 10.1 硝基化合物 | 江洪 |
10.2 胺简介及命名 | 江洪 | |
10.3 胺的碱性及烃基化 | 江洪 | |
10.4 胺的酰基化及磺酰化 | 江洪 | |
10.5 和亚硝酸反应及苯环上的亲电取代 | 江洪 | |
10.6 重氮、偶氮化合物 | 江洪 | |
10.7 酰胺 | 江洪 | |
第十一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 11.1 含硫化合物 | 石炜 |
11.2 含磷化合物 | 石炜 | |
第十二章 杂环和生物碱 | 12.1 杂环的定义、结构 | 石炜 |
12.2 杂环的电子特性 | 石炜 | |
12.3杂环的反应 | 石炜 | |
12.4 生物碱入门 | 石炜 | |
第十三章 糖类 | 13.1 糖类概览 | 石炜 |
13.2 葡萄糖的结构 | 石炜 | |
13.3 葡萄糖的哈沃斯式画法 | 石炜 | |
13.4 糖类的还原性 | 石炜 | |
13.5 糖类的化学性质 | 石炜 | |
13.5 二糖 | 石炜 | |
13.6 多糖 | 石炜 | |
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 14.1 氨基酸 | 石炜 |
14.2 氨基酸的性质 | 石炜 | |
14.3 蛋白质 | 石炜 | |
第十五章 类脂、萜类和甾体 | 15.1 油脂 | 石炜 |
15.2 萜类 | 石炜 | |
15.3 甾体 | 石炜 |
无机化学及中学化学知识
1. 陈长水.有机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
2. 邢其毅等编.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3. William H. Brown.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97年
4. 陈长水.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科学出版社,2006年
5. K.彼得 C.福尔哈特,尼尔 E. 肖尔 著,戴立信, 席振峰, 王梅祥 等译.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译自: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4th Ed.),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1. 完成每周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程主题讨论,分享您和有机化学的故事。
2. 有机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大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有机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
3.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非法信息,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