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基础》是教育学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教师教育发挥重要的理论奠基和引领作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及其历史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教育目的与全面发展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教育制度等。旨在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会研究教育现象,分析、认识和解决教育问题,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继续深造提供学业导航,为未来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价值支撑和理论先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立正确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教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并初步具备教育研究能力。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属性、权利和义务、在教育中的地位及教师的素质要求等,初步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教学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及教学与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核的方式以在线学习为主,并结合考勤和课堂讨论评分,占总分30%。
期末考试占总分70%。
考核总分满分为100分,总成绩60分为及格。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测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及其历史发展
教育及其历史发展
测试:教育及其历史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单元测试
你对自己发展满意吗?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影响你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
请结合自身案例,说明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六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单元测试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测试
第九章 中学教学
中学教学
第八章 中学课程
中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