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环境监测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8月27日 ~ 2023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属于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等内容。
本课程属于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等内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环境监测的对象以及监测项目的选择原则。掌握水、气、固废、土壤、生物等常规的布点采样方法,样品的预处理、保存方法,不同指标监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及步骤,并能在实际中应用。掌握噪声监测的方法原理及实验步骤,熟悉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尤其是水、气、固废和噪声监测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具备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并能为污染源调查、环境工程设计、污染治理等提供可靠的数据。

成绩 要求

总成绩构成为:平时20%(单元测验占10%,单元作业占10%),阶段测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1.2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技术概述
1.3 环境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1.4 环境优先污染物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2.1 水和水体污染
2.2 水污染监测项目
2.3 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订
2.4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二章(一)单元测验
第二章(一)单元作业2.5 水样的采集
2.6 水样采集的注意事项
2.7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2.8 水样的预处理
2.9 水样的消解
2.10 水样的富集与分离
2.11 色度的测定
2.12 浊度的测定
2.13 固体物的测定
2.14 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第二章(二)单元测试
第二章(二)单元2.15 汞的测定
2.16 镉的测定
2.17 铬的测定
2.18 溶解氧的测定
2.19 水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2.20 氨氮的测定
2.21 总氮的测定
2.22 总磷的测定
2.23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24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第二章(三)单元测试
第二章 (三)2.25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2.26 总有机碳的测定
2.27 挥发酚的测定
2.28 有机物综合指标间的关系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3.1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3.2 空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3.3 空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3.4 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订
3.5 固定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单元测试
单元3.6 空气样品的采集
3.7 固定污染源样品的采集
3.8 二氧化硫的测定
3.9 二氧化氮的测定
3.10 一氧化碳的测定
3.11 臭氧的测定
3.12 颗粒物的测定
3.13 空气质量指数
第三章(二)单元测试
第三章(二)作业
第四章 土壤监测
4.1 土壤来源、质地和组成
4.2 土壤监测的政策4.3 土壤监测布点和采样
4.4 土壤样品风干预处理和保存
4.5 土壤水分的测定
4.6 土壤pH值、可溶盐、无机非金属的测定
4.7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4.8 土壤有机物的测定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作业
第五章 固体废物监测
5.1 中国固废污染与管理
5.2 固废采样布点及样品制备和保存
5.3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5.4 固废有害特性监测
5.5 固废应急监测案例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作业
第六章 自动监测
6.1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6.2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6.3 地表水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4 污水在线监测系统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作业
第七章 遥感监测
7.1 遥感基础知识
7.2 大气环境监测
7.3 水环境遥感原理
7.4 水资源遥感监测
7.5 水污染遥感监测
7.6 生态环境遥感原理
7.7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应用
7.8 土地利用遥感
7.9 植被遥感
7.10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7.11 “3S技术”简介
7.12 “3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13 “3S”不足与发展趋势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单元作业
第八章 质量保证
8.1 环境监测管理
8.2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8.3 质量保证中的名词解释
8.4 实验室质量控制
第八章 单元测试
第八章 作业
展开全部
淮阴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张静

张静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