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大学信息差
放射诊断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1月17日 ~ 2022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79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放射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课程内容包括利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与治疗等。包括X线诊断、CT诊断、MRI诊断在内的医学放射诊断学体系和包括介入诊断、介入治疗在内的介入放射学这两大体系。放射诊断学体系中,尽管各种成像技术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不同,对不同系统和部位疾病的诊断价值和限度各异,但都是通过影像检查获取不同的影像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疾病造成的病理性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进而到达诊断疾病的目的,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早已从单纯依赖形态学变化进行疾病诊断发展为目前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于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介入放射学通过DSA、超声、CT和MRI等影像设备引导,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路径,进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作为微创诊疗的主要方法,尤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继内、外科后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并且在肿瘤及血管与非血管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放射诊断学强调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各种成像技术和方法的图像特点,重点掌握各系统部位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全面熟悉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明确其各自的优缺点和不足,全面熟悉介入放射学包含的各种诊疗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适应症与禁忌症、常见并发症与临床疗效,与其他临床治疗方法相比的优势与特点,一般在临床工作中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宜的介入诊疗方法,确定最优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授课目标

本课程授课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需要、基础知识扎实、临床能力过硬、职业素养优良、具备创新能力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和科研态度,具备科学的影像诊断思维,掌握正确的影像图像分析方法和诊断步骤,具备解决复杂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影像鉴别能力,具备多学科交叉融通能力。

课程大纲

总论

总论(1)

总论(2)

总论(3)

第一章  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与发展

1.1 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与发展(1)

1.2 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与发展(2)

1.3 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与发展(3)

第二章  数字X线摄影

2.1 DR的特殊成像技术

2.2 PACS的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三章  CT成像技术

3.1.1 CT基本构造与成像原理(1)

3.1.2 CT基本构造与成像原理(2)

3.1.3 CT基本构造与成像原理(3)

3.2.1 CT扫描方法

第四章  MR成像技术

4.1.1 MR成像原理(1)

4.1.2 MR成像原理(2)

4.1.3 MR成像原理(3)

4.2.1 磁共振脉冲序列(1)

4.2.2 磁共振脉冲序列(2)

4.2.3 磁共振脉冲序列(3) 

4.3.1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1)

4.3.2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2)

4.3.3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

4.4.1 MR脂肪抑脂技术

第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

5.1 三种常见浅表部位胶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5.2 脑转移瘤

5.3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5.4 三叉神经鞘瘤

5.5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5.6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的CT征象 

5.7 脑动脉瘤

5.8 脑干华勒氏变性

5.9 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及分类

第六章  头颈部

6.1 内耳病变的影像表现(1)——内耳畸形

6.2 内耳病变的影像诊断(2)——迷路炎、耳硬化症、内淋巴囊肿瘤

第七章  呼吸系统

7.1.1 肺结节的CT征象(1)

7.1.2 肺结节的CT征象(2)

7.1.3 肺结节的CT征象(3)

7.2 肺部影像学征象-树芽征

7.3 肺脓肿

第八章 循环系统

8.1.1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1)

8.1.2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2)

8.1.3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3)

8.2 冠状动脉瘘CT诊断

8.3 IgG4相关性冠状动脉炎 

第九章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9.1 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评价 

9.2 肝硬化的MRI表现

9.3 肝血管瘤CT和MR诊断 

9.4.1 肝脏不典型血管瘤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相关特殊征象及解读 (1)

9.4.2 肝脏不典型血管瘤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相关特殊征象及解读 (2)

9.4.3 肝脏不典型血管瘤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相关特殊征象及解读 (3)

9.5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9.6 胰腺炎的CT影像学表现

9.7 胰腺癌的CT影像学表现

第十章  骨骼与肌肉系统

10.1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10.2 骨骼肌肉系统-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0.3 骨骼肌肉系统-退行性骨关节病 

10.4 骨骼肌肉系统-骨折

10.5 骨骼肌肉系统-骨良恶性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

10.6 骨骼肌肉系统-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总论

11.1 介入放射学介绍

11.2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11.3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第十二章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12.1 肝癌射频消融

第十三章  综合介入治疗

13.1 TIPS术临床适应征

13.2 TIPS术操作

第十四章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14.1 肝动脉化疗栓塞

第十五章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15.1 肝脓肿介入治疗

15.2 胆道梗阻

第十六章  血管介入治疗

16.1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16.2 下肢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策略

16.3 大咯血介入治疗

16.4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16.5 颈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16.6 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

16.7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16.8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

第十七章  非血管介入

17.1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

17.2血管介入治疗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影像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技术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相关医学影像学和临床医学课程。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4版),韩萍,于春水;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0

  2. 《放射影像诊断技能学》 胡春洪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若有疑问、反馈或建议,如何联系课程负责团队?


A :  如有任何反馈或建议,请联系邮箱jjwinflower@126.com,感谢您的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郑传胜

郑传胜

教授

阚雪锋

阚雪锋

副教授、副主任 医师

推荐课程

内科护理学

罗健

52169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72085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885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539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