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已步入了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以便作为学生的认知探究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发展和研究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掌握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培养教师有意使用技术的教学思维,提升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通过《数学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的基本操作与实际应用,还能够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相关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学习理论等有效运用于技术融合的数学教学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提升。
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常见的数学教育技术类型;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了解活动理论、认知负荷理论、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STEM教育理论等数学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掌握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的基本操作与实际应用;能够从数学教育技术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理解数学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学员的课程总分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讨论活动(10%):应用讨论发帖的形式,提出讨论主题,学员发帖或回帖分享观点。
(2)课后测验(70%):针对讲授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测试,平台自动记分。
(3)互评作业(20%):制作GeoGebra教学案例作品、完成其它相关作业等并提交,对学员作品进行互评。
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0分以上为优秀。
[1]唐大仕.动态几何画板GeoGebra教学应用(中国大学MOOC) [EB/OL].(2018-04-18)[2020-02-16],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2415002.
[2]王贵军. GeoGebra与数学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张志勇,张加红.从入门到精通——十天“玩”转GeoGebra[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19.
[4]袁智强.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袁智强,MILNER-BOLOTIN M.基于TPACK理论的学科教育技术课程研究及启示——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运用技术教数学与科学》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1):23-28.
[6]袁智强.交叉融合的STEM教育:背景、内涵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3):32-37.
[7]李业平.STEM教育研究与发展:一个快速成长的国际化领域[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42-44.
[8]孙崇勇,李淑莲.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9]Michael Spector 著, 卢蓓蓉 等译. 教育技术基础:整合的方法与跨学科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