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你知道语音训练也可以像打乒乓球、游泳或弹钢琴一样运用肢体动作和触觉吗?动感英语语音训练方法是加拿大西三一大学语音学教授William Acton始创的,该方法利用肢体动作和触觉带动语音的训练,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来体验一下吧。
你知道语音训练也可以像打乒乓球、游泳或弹钢琴一样运用肢体动作和触觉吗?动感英语语音训练方法是加拿大西三一大学语音学教授William Acton始创的,该方法利用肢体动作和触觉带动语音的训练,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来体验一下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课程引进加拿大西三一大学William Acton教授始创的动感语音教学(Haptic Pronunciation Teaching Method)的理念和方法,利用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的运动来进行语音训练,可以有效解决常见的发音问题,如单音、重音和语调等语音难题。
课程内容包括英语音素的基础知识,相近音的辨别训练,重音、节奏和语调的知识和训练。课程还将“获得后续自主学习语音的能力”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Haptic训练手段,建立起一个新的发音习惯。
授课目标
1. 掌握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了解英汉在语音上的差异,懂得语音学习的规律、方法和策略;
2. 经过训练可以分辨相近的音,纠正不良的发音习惯;
3. 朗读中可以使用弱读、连读和自然流畅的节奏语调;
4. 熟练使用动感训练方法进行自主训练。
成绩要求
线上学习的部分占本学期课程总分的30%,包括视频观看和测验。
小测共有8个,根据视频里面讲解的知识点出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课程大纲
动感方法初体验
课时目标: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以及学习策略
1.1 课程简介
1.2 动感语音训练法简介
1.3 动感语音热身操
1.4 英语语音学习策略
1.5 ”th"音动感训练方法
单元1 测试
动感单元音钟表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单元音的基本知识,利用钟表法解读和训练单元音,特别是辨别相近音。
2.1 元音简介
2.2 元音开口度和唇形训练
2.3 元音钟表训练法
2.4 单元音动感训练
2.5 辨音训练: seat or sit?
2.6 辨音训练: bed or bad?
2.7 辨音训练: duck or dark?
2.8 辨音训练: sport or spot?
单元2 测试
滑动双元音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双元音的基本知识,利用动感训练的方法训练双元音发音的饱满度,辨别相近音。
3.1 双元音简介
3.2 双元音动感训练
3.3 辨音训练: cat or kite?
3.4 辨音训练: fell or fail?
3.5 辨音训练: really or rarely?
3.6 辨音训练: house or horse?
单元3 测试
牙签辅助下的辅音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辅音的基本知识,利用动感训练的方法训练不易掌握的辅音和辨别相近音。
4.1 辅音的分类
4.2 爆破音
4.3 摩擦音和破擦音
4.4 鼻音、舌侧音和通音
4. 5 动感突破 /l/ & /n/
4.6 辨音训练:four or fall?
4.7 辨音训练:vine or wine?
4.8 辨音训练: sin or sing?
4.9 辅音连缀
单元4 测试
手指音节和拳击重音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音节和重音的基本知识,使用手指运动数音节和使用动感拳击法训练单词重音。
5.1 音节的划分
5.2 音节动感训练
5.3 单词重音动感拳击法
5.4 单词重音动感实训1: 名词 vs.动词
5.5 单词重音动感实训2: 词缀与重音
5.6 单词重音动感实训3: 复合名词
单元5 测试
拳击句子重音和拍拍节奏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句子重音的知识和英语的节奏类型,使用拳击法训练句子重音,使用打拍子和蝴蝶拍两种动感方法训练节奏。
6.1 句子重音的基本知识
6.2 句子重音的特殊情况
6.3 句子重音动感训练
6.4 节奏简介
6.5 节奏动感训练 1
6.6 节奏动感训练 2
单元6 测试
懒人英语: 连读和弱读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和弱读的一般规律,并进行实际的训练。
7.1 连读的一般规律
7.2 连读的特殊情况
7.3 常见弱读式及其特征
7.4 连读、弱读实训:“Lazy English”
单元7 测试
海浪拍语调
课时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调的类型和功能,使用海浪拍动感训练方法训练基本的调型。
8.1 语调的基本知识
8.2 语调动感训练方法:海浪拍
8.3 语调动感实训 1:平调和降调
8.4 语调动感实训 2:升调
8.5 语调动感实训 3:降升调
8.6 语调综合训练 1
8.7 语调综合训练 2
单元8 测试
展开全部
常见问题
Q : 一开始动作不熟练时,感觉顾不上做动作,动作也做不到位,怎么办?
A : 一般先把注意力放到动作上,动作熟练以后,体会动作和音或所练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简单的肢体动作的掌握比口腔肌肉运动方式的掌握容易很多,所以才借助肢体的动作带动发音。动作的设计主要为了帮助学习者体会发音的过程和语流语调以及节奏等,所以动作如果做的略有不到位的地方影响不大。
Q : 动感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吗?
A : 几乎没有哪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对于运动协调力特别弱的人(大概有5%的人吧),不建议用此方法。这是体验式学习的方法,一定先走出舒适圈,体验它,才能知道对自己适不适合。亚洲学生讲话时肢体动作比较少,所以前期需要有一段预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