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计算机导论
分享
spContent=本课程是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专业思想、建构学习方法的任务,教学目标是认知和导学。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为:课程先导,包括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分类体系以及职业道德等;计算机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及算法基础等;计算机软件和应用,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为了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能力,本课程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并使用英文讲义,教师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本课程采用钉钉直播教学,课堂作业、讨论以及单元测验使用慕课平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二进制、数据存储表示和操作、计算机基本组成、算法基础等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等专业知识的知识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式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提高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水平。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理论思想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对本科四年时间里要学习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办学思想内涵有较全面清楚的把握,为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授课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分类、用途、特点及发展

2. 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运算基础、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等 

3.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类型、功能和作用 

4. 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的概念,初步掌握几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和二叉树的结构和用法

5. 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网络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技术,包括网络配置、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以及Internet的各种服务等

6. 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初步理解数据库语言(SQL)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和基本操作

7. 初步掌握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其应用,包括多媒体、超媒体、超文本的概念,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技术及其制作工具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在实际生活中正确选购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2. 具备运用二进制进行简单编码以及进行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转换的能力

3. 具备运用常用的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和二叉树解决简单的计算机科学问题的能力

4. 具备运用数据库语言(SQL)进行简单数据查询的能力

5. 具备运用Word 、Excel和PowerPoint等工具进行文档编辑处理的能力

6. 具备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能力

7. 具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Internet 获取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具备严谨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4. 具备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成绩 要求

课程考核由平时表现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组成。平时表现包括考勤、作业和单元测验, 能力考核以平时上机实验的方式进行,知识考核则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依据。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表现考核成绩、能力测试成绩和知识测试成绩组成,均为百分制,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20%、30%和50%。课程总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影印本,B. Forouzan and F. Mosharraf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计算机导论》,陈明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3.《计算机科学导论》,张雪萍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4.《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 张基温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5.《C程序设计试题汇编》(第二版),谭浩强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6.《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苏小红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