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技术。结合互联网具体协议阐述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机理,具备对计算机网络协议原理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技术。结合互联网具体协议阐述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机理,具备对计算机网络协议原理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授课学生达成以下课程目标:
1.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分析处理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初步具备在真实网络设备实验条件下,设计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
3. 初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原理、分层体系结构与常用协议的分析能力;
4.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分析能力和架构分析能力以及优化能力;
5. 能够基于计算机网络组成与协议体系结构的知识,了解计算机网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授课目标
主要特点:
1. 重点内容突出:将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层次:重点掌握、一般理解和可选内容。梳理了最重要的10个知识点:协议分层、HTTP、域名系统等。通过内容分层和重要知识点,使学习者能自主规划学习路径,快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2. 提供自学笔记:整理了所有讲授内容的42份自学笔记(知识概要),学习者在快速阅读后会获得对该章节的初步掌握,进而在观看视频时能顺利地理解讲授的内容,同时也帮助课后的总结和巩固。
成绩 要求
考核项目 | 评价环节 | 关联课程目标 | 评价依据与方法 | 占比 |
平时考核 | 课堂表现与课堂讨论 | (1)(2)(3)(4)(5) |
结合SPOC平台成绩,折算总分20分 | 20% |
课后作业 | (1)(2)(3)(4)(5) | 结合SPOC平台成绩,折算总分20分 | 20% |
期末考试 | 闭卷考试 | (1)(2)(3)(4)(5) | 考试成绩 | 60% |
总评成绩 | | | 100% |
课程大纲
概论
⑴主要内容
Internet概览
协议分层
Internet发展史
标准和管理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讨论与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解释Internet、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分层结构等基本概念。
⑶重点难点
重点:协议分层。
应用层
⑴主要内容
客户-服务器模式;
标准客户-服务器模式;
对等模式;
套接字接口编程。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与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阐述应用层的模式以及相应的协议与Internet服务。
⑶重点难点
重点:万维网和HTTP、P2P网络;
难点:万维网和HTTP、P2P网络。
传输层
⑴主要内容
传输层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与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用户数据报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的原理、工作机制和应用。
⑶ 重点难点
重点:TCP的特点、TCP流量控制、TCP拥塞控制、差错控制;
难点:TCP的特点、TCP拥塞控制、差错控制。
网络层 数据层面
⑴主要内容
网络层服务、分层交换;
路由器结构;
网络层协议;
通用转发和SDN。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工作机制和应用。
⑶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层协议;
难点: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 控制层面
⑴主要内容
单播路由选择;
多播路由选择;
SDN。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路由选择的协议、工作机制。
⑶重点难点
重点:单播路由选择;
难点:单播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⑴主要内容
数据链路控制;
多路访问协议;
链路层寻址;
以太网协议;
其他有线网络
连接设备。
⑵教学方法与要求
通过讲授、提问、作业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原理、工作机制和应用。
⑶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链路控制、以太网协议;
难点:数据链路控制、以太网协议。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James F. Kurose ,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7th Edition). Pearson Publisher 2016, 外文原版
参考资料: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 王相林,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 陈鸣,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