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前期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使其处于恢复、维持、促进健康的最佳身心状态;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发展护理实际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基础。
《护理学基础》是连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十分作用,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奠基石,是开启护生成为优秀护理人才的第一扇门,只有学好护理学基础,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护理的内涵,从而升发出职业情感,确立职业信念,掌握执业技能,为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护士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河南中医学院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一般护理急救技术,正确记录各种护理表格。通过讲授、演示、录像、练习、自学、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建立整体观念,培养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
线上:20分
线下:20分
终结性考核:60分
其中线上课程成绩(20分):包括完成测验占40%,即8分;完成期末在线考试占10%,即2分;参与课程讨论占50%,即10分。
线下课程成绩(20分):即实验考核(15分),由形成性实验考核和终结性实验考核组成,共15分,形成性实验考核是平时实验课抽考1次,终结性实验考核是从本学期所有实验操作中任抽一项考核;考勤和线下课堂互动、提问,共5分。
护理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等
推荐教材: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护理学基础》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2.参考资料:
(1)杨巧菊.基础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陈安民,徐永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