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土力学(土木本科班)
分享
spContent=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在线课程知识点清晰、讲述清楚、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并重。每章均设计思维导图和小结,便于学习者全面了解学习思路、重点难点;每章均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拓展资料,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每章设有章测和作业题,使学习练习相结合。配套教材为廖红建教授主编高教出版社数字资源与纸质一体化教材。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土力学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它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相邻学科领域,如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采矿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既重视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系统学习,又注重与时俱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的特点为:

1)土力学是运用力学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土在荷载、水、温度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强度和稳定性等的一门学科,它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2)土力学是土木、建筑、交通、水利、采矿和地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受众面广,对于在校生学习和社会专业工程人员参考都具有重要作用。

3)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科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地基、路堤、隧道、地铁、边坡稳定等,都要应用土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丰富、符合且满足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要求,适用于32-64学时的土力学课程学习。总体含八个知识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土的基本性质、土中应力计算和三个核心内容(土的渗透特性、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以及三类工程问题(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和挡土墙的土压力)。从而构成了我们所要学习的八章内容:1)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2)土的渗透性及渗流;3)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5)土的抗剪强度;6)地基承载力;7)土坡稳定性;8)土压力和挡土墙。本课程可面向校内、外学生或有学习需求的社会学习者,作为其自学、辅助学习、预习、复习、迎考等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可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西安交通大学土力学课程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力学基础。线上课程主讲人师从著名学者俞茂宏教授,几十年来以俞茂宏教授为首的岩土力学团队,不断进行着传统土力学与新土力学的教学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俞茂宏教授提出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适用于岩土等各种材料,已被广泛写入教科书,并应用于土力学、岩石力学、岩土塑性力学以及土木、水利、岩土等工程问题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本课程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共104个视频,共约780分钟,平均每个视频约7.5分钟。所有视频均提供相应的PPT文档,知识点涵盖面广,提升学生学习。视频每章开始都有思维导图,便于了解学习框架,每章结束都有小结和主要中英文专业名词,便于总结和拓宽。视频中还设有弹题(电脑端能显示,手机暂时不支持),供观看视频期间思考和放松。在每章小结后都设有计算实例和工程案例,本章课堂讨论题,供老师与学生互动回答。另外,还有拓展资料(包括疑难释义、工程实例),以及土工试验指导资料。在每章结束都设有章测题的题库,随机出题;在每章结束还设有可以进行学生之间互评的作业题。另外,还设有上百道期末考试题的题库,供考试时随机出题。整个慕课课程设计,均以学生为本,重视整个学习过程,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巩固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考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程可以为你展示土力学的奥妙,打开学习土力学的兴趣之门,帮助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最终掌握扎实的土力学知识,为你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拟实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掌握土力学基本概念;掌握土力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类土力学现象对土木工程活动的影响,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交互性和实践性特点(高阶性)。

能力目标:通过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土力学原理解决实际地基问题,理解并实践土力学与相邻课程、专业的交叉融合意义,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性和挑战度)。

  素质目标: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把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知识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成绩 要求

成绩构成:

《土力学》课程线上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混合课程总成绩的30%,线上各教学环节成绩分布比例为:

  各章章测题15%;

  各章作业题15%;

  课程讨论10%;

  域外成绩(看完视频后的题目正确率)30%;

  线上期末考试30%。

线下成绩占混合课程总成绩的70%。


成绩认定:

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大于学校要求的及格分数线,获得相应学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土力学》的先导课程及相关课程有这样一些(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和工程地质)。 它是在大家学习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和工程地质等的基础上,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的一门课。


参考资料

1、廖红建主编,土力学(第3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使用教材)

                         

2、赵树德,廖红建主编,土力学(第2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赵树德,廖红建,王秀丽编,土力学(第1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廖红建,苏立君,李杭州,肖正华编著,Soil Mechanics(英文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使用教材)

5、廖红建,李杭州,马宗源编著,Soil Mechanics(英文版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使用教材)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R.F.Craig. Soil Mechanics(Seventh edition). Spon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2004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是什么?

A : 本土力学慕课配套有中文教材可供同学们学习使用,同时还对应有英文教材,可根据需要开展双语学习。

   中文教材由廖红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土力学(第三版)。该教材从第一版到第三版已经使用了近20年,第三版是以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编写而成的。教材中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看到70余项数字资源,内容涵盖疑难释义、教学课件、试验指导、自测题和工程实例等内容。书后更有中英日文专业名词方便同学们对照学习;英文教材为全英语编写,内容和中文教材相辅相成,供同学们丰富和提高专业英文能力。

   具体教材目录如下:

   1)廖红建主编,土力学(第三版),本科生教材(ISBN978-7-04-049034-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

  2)廖红建,苏立君,李杭州,肖正华,Soil Mechanics(土力学英文版),本科生教材(ISBN978-7-5605-7754-8/TU.164),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2

 

Q : 目前系统显示的总课时和已学课时有什么关系?

A : 目前系统显示的总课时数是指所有课件的数目(如视频数、习题数等),也就是一个课件一个课时。看完了一个视频就显示已学1个课时,同样其他课件完成一个显示已学1个课时。对于有些习题,根据系统设置,已学课时可能会在截止日后才计入。所以,看完所有视频和做完所有习题,那么已学课时就为总课时。